沈淩看趙老爹的臉色就知道他們這次收獲頗豐,等兩人將漁船停好,沈淩跳上船一看,只見魚池裡裝滿了黃魚和鮁魚,還夾雜著幾條沈淩叫不出名字的大魚。
趙老爹囑咐閨女:“小蝶,那幾條大魚別動,剩下的魚你隨便挑,晚上我們好好吃一頓。”
沈淩應了一聲,便蹲下身認真挑揀起來。趙老爹累了一天,不耐煩等她,揹著手慢慢走了。趙剛還想留下來幫忙,被沈淩三言兩句趕走了。
沈淩提著兩條黃魚回到山洞時,趙剛已經生好火把米下到鍋裡了。
趙老爹靠著山洞裡的一塊石頭閉著眼在那眼神,沈淩過去把他叫醒,笑嘻嘻道:“爹,你猜你們走後我做了什麼?”
趙老爹斜她一眼:“你的心思我還不明白,八成又到海邊撿海貝了。只是珍珠若那麼好得,那大家都不用打漁,都去當珠民算了。”早上沈淩說身子不舒服,他就知道閨女打的什麼主意。反正有趙剛在,少她一個也不礙事,趙老爹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任她胡鬧了。
沈淩道:“爹真是料事如神。不過我這次撿回來的珠貝比上次的個頭還要大。”她將趙老爹拉到洞前,那裡堆著不少貝殼,她指著那些貝殼道,“我將這些珠貝全都撬開後,發現裡面的珍珠竟然成色都不錯。”她從懷裡掏出一方手帕,揭開給趙老爹看。
夕陽的餘暉之下,那十顆小指頭大小的珍珠聚在一起,散發出一種晶瑩的潤光。
趙老爹忍不住倒抽口氣,“好家夥,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好的珍珠。”
聞聲而來的趙剛看到那些珍珠也忍不住被晃了下眼,下意識道:“哪來的這麼多珍珠?”
沈淩仔細看他臉上的神色,並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末了輕松的笑道:“我在海邊撿來的珠貝裡發現的。爹,我運氣好吧?”
趙老爹連連驚嘆:“閨女,你這運氣可是真好啊!尋常珠民採到兩三顆這樣的珍珠,運氣就算好的了。”他的目光在那些珍珠上流連了好一會兒才道,“這些珍珠論成色一顆至少也得值五兩銀子。不過在鎮上是賣不到這麼高的價錢的,得到府城去才行。”
晚飯的時候,三人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敲定由趙剛陪著沈淩到府城走一趟。趙老爹畢竟上了年紀,到府城至少需要三天的路程,不說風餐露宿光是舟車勞頓就夠他受的。而趙大娘自然也不必說,所以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沈淩和趙剛。
經過這幾天的觀察,趙老爹也將趙剛的性子摸得差不多,是個憨直的後生,值得託付。
三人商議完了此事,第二天清晨就啟程回了碼頭。那一船的魚因為個頭大,數量多,很快賣了個好價錢。
三天以後,沈淩拿著賣魚得來的三兩多銀子,和趙剛上路了。
為著方便,兩人對外人說起時,就說是兄妹。
從漁村到府城要經過不少鄉鎮,這一路行來有一半路程要靠雙腿走路,另一半路程則走水路,可以坐船。不過坐船雖輕鬆一些,但也不是沒有危險。
這日兩人行到清溪縣的縣南,只要穿過橫貫整個縣的竹碧湖,距離府城就只有半天路程了。
竹碧湖風景很美,成片的竹林倒映在碧波如鏡的水中,湖上飄著一層淡淡的薄霧,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仙境一樣。
沈淩欣賞風景的時候,趙剛已經跟一個靠湖打漁的漁娘就船費討價還價起來。那漁娘看著年紀不大,不過三十來歲,卻因為常年風吹日曬,面板既黑又糙,一雙不大的眼睛透著精明。
趙剛講了半天,她也不肯讓步。
沈淩在旁聽著,那漁娘要的價格確實有些偏高,她正準備開口插一句話。旁邊過來了一個面相忠厚的中年男子,“這位小哥,柳嫂子的船價在我們這是最高的。你來坐我的船吧,我只收你六文錢,怎麼樣?”
趙剛一聽就心動了,要知道那叫柳嫂子的漁娘可是要價二十文的。
柳嫂子橫眉一豎:“劉老二,你又來搗亂是不是?也不怕壞事做多了被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