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巴在大唐也是高階品,但至少有的賣不需要自己去製鹽曬鹽。這幾天要不是牛家人送來鹽,範晶晶還吃不起鹽。
現在合資開了一家糕餅鋪,雖然還沒開張,但是範晶晶已經假公濟私的弄了一些糖和鹽回家,要不然吃起湯餅,還真的是沒滋沒味。
跟牛師勁分開住以後,最明顯得差別就是伙食質量的下降。
她只能弄些湯湯水水的,失敗率比較低的產品。但是很明顯的,湯湯水水的產品,她也是沒辦法掌握住火候,範晶晶幾乎要對自身的廚藝絕望。
正在把榆木塊變成小枝的兩老,歡快的問道:“要出門啊?”
兩人覺得這樣機械化的工作,太簡單了,拿得米糧,還能回去換一些實在的物品,臉都笑得像是菊花。
心想今晚說不定能吃上肉糜,就覺得工作的有滋有味。
“嗯!我到糕餅鋪一趟,今天就要開鋪了。我順便到藥材鋪子看看能不能買到火柴要用的材料。”
“火材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一擦就能點火?要是有火柴,生活該有多麼便利啊?”
“我知道一些作法,實際狀況還要看。希望成本不會太高,才能人人買得起,要不然只能送到城裡賣了。”
“唉,要是人人都能用得上就好了。”
在範晶晶的印象中,陝西鹽礦資源名列前茅,延安更發現有大型岩鹽礦,以後如果能自行開採,就能省了一筆錢。
以後世的角度,延安並不遠,但在唐朝,那就是山高路遠,但是至少離開長安較近,運費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真的是貨暢天下的大問題。
就近開採,能節省大量的運費成本。
唐朝街上並沒有地圖能買,地圖屬於國家機密,對商家來說,他們走過的商道,更是他們的商業機密,想要跟他們分享也沒門。
實際延安叫什麼名字,還得問一些眼界比較廣的人,大唐人,大部分的人,能知道離家百里的地方,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反正,礦產的開採計劃,必須等有錢之後,再去進行。
範晶晶看起來,安全火柴事業,真的能賺大錢。就是費電,電力將成為產量的限制,以後能夠的話,最好還是發展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