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位是我家大嫂的大兒媳婦……”
此由開了口個頭,符家的也問起了宋家來的這幾個媳婦的身份,兩家帶來的小輩見過面,說起了話,場面算是說開了。
皇後在,說話一直中規中矩,直到皇後起身說有點疲乏,要跟德王妃回殿歇息片刻,讓她們接著玩,等她們一走,兩家的話才多起來。
這廂皇後受了小王嬸的暗示起身回了鳳宮,離了禦花園,與小王嬸一同漫步回宮的皇後問了一句:“您這是隻出半個頭?”
“還不夠?”宋小五反問了她一句。
皇後但笑不語。
“要不,您以為?”
皇後想了想,“還以為您要把人踩實了。”
“那對我有什麼好處?”
難道不是下馬威嗎?不過小王嬸這行事喜歡留一線,作為受益人的皇後不是頭一次領教了,笑笑不語。
也就是她身份在頂著,德王府也就她一個德王妃,而德王府已不是富可敵國可形容,德王叔鐵手牢牢掌控著封地、封地兵馬還有宗室,要不然,小王嬸這種說是留一線但拖泥帶水的手段,早不知道死幾回了。
但她就是活到了今天,皇後不好說什麼。
“畢竟是聖上的好意,只要能相安無事,我們不會多事。”我們裡包括德王,這話,宋小五說給皇後聽,也是在說給皇帝聽。
不管這示弱皇帝會不會聽,德王府得說。
不過是皇帝與德王府,還是朝廷對皇帝,對德王府彼此之間種種相互制衡的手段、迂迴都有其必要,這是誰也不相信誰必經的過程,而人能淩駕於萬千動物之上是因為有溝通合作的能力。而在談得攏與談不攏之前,首先就得有個談的機會,皇帝不是那個能給出機會的人,他能走到如今,得益於他有個推著他往前走的德王叔,沒了那個傻子,天下沒兩年就得成符家的了。
不知道按皇帝那腦子,這事能不能在他死前想明白。
也許他早明白了,就是不肯接受。
果然,面對德王嬸那聽不出什麼真意的示弱,皇後莞爾不已。
相安無事?
這可太難了。
德王府能把晏地交出來嗎?交出來了一輩子不出京城,也許聖上能容世子承三代。
傻子德王這日上午帶著宗室兩個老侄子,還有他們屁股後面的幾個寶貝疙瘩兒女在溪澗叉魚,突然想起了德王妃,於是這一上岸他就往腳上套鞋,跟身邊挨近侍候的老堂侄道:“老三,我回家一趟,你跟老小待著,我下午要是沒回,你們自個兒回去。”
就不要等他了。
“叔公,你去哪啊?”周家帶過來,此時在河邊撿魚的小女娃蹭近問。
周家實在沒有幾個人,德王都起了把幾個小封地上的周家娃兒弄到燕都來養的心思,但這事不好搞,大侄子頭一個就不會答應,於是德王幹脆連自家女娃娃都開始讓她們跟了,一併培養,是以這次跟著德皇叔出來打獵的周家子弟當中就有著三個小女巾幗,無論是琴棋書畫和騎射都不比她們兄弟弱,耐力更是在她們兄弟之上。
問話的是周家這一輩子孫當中的小傻大膽,這小娘子不怕德王不說,連德王妃都不怕,上次去德王府請安,看著德王妃叔奶奶嗖嗖地吸溜口水。
“找你們叔奶奶去。”德王這輩子吃的最美味的魚就是德王妃帶他抓的。
德王想起就要去,苦了今日跟他出來親近的兩個侄子,好在德王叔讓他們明早來德王府用早膳,這又是一天,這兩個性子平和,知足常樂的侄子就高興了。
這樣回去就不會挨母親娘子罵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