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宋記> 第244章 番外 歷程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4章 番外 歷程五 (2 / 3)

民間因此紛波不停,都城當中,這些事都不算事,“民制”中歸定,十六閣老制不為終身,七年一換,每次換取,以翰林院主軸,以吏部每年考核為本,選取新的閣老。

皇帝權力不僅下放到閣老院,進一步下放到了翰林院。

閣老們暈了頭,以為能坐到死,幹到倒臺的位置突然之間不再那麼穩靠了,心裡起嘀咕的人不少。

但皇帝太明朗,所行之事一切放在臺面上,他們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把目光投放到翰林院。

這一注意看,發現以往那些也經過他們眼的翰林院窮酸們不知何時都換上了尖酸刻薄的面孔,成天給皇帝寫奏摺揭他們的短,道他們的不是,這些混帳禦史們一個比一個刺頭,渾然不怕上面的人打個噴嚏,能把他們全家淹死。

可惜翰林院學士也是五年一換,其中每走一個,奏請必要呈到皇帝案上,皇帝點頭畫批了才算為止,可說他們直接歸皇帝管,死哪個都不是簡單的事。

皇帝這是在官員當中安插了一支以筆殺人的禦林軍。

但皇帝對閣老們也是真正地好,尊他們為師,敬他們為能臣,這近六年下來,皇帝的行事閣老大臣都看在眼裡,他推出一個監管他們的翰林院出來,也不是針對他們誰,而是為了國家後繼有人,此為良策,他們的不悅在國家百年大計之前絕計不是重要的,是以也只能忍了下來。

但他們識大體,有共識能忍下來,家族子弟,尤其野心勃勃的那一輩,就沒那麼忍得住了,在長輩們若有若無的縱容下,他們這些人在都城掀起了軒然大波,暗指皇帝設翰林院監視著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監視著這都城中的每一個人,只要誰做錯了一點事,就等著被殺頭罷。

謠言暗指皇帝是暴君,一時之間,都城裡人人自危,出門皆小心翼翼,便連坊間偷竊之事,一時也消失幹淨了。

“凡陰謀小計多用者,”皇帝也不管外頭說什麼,等日漸一日,都城百姓們發現自己都還活著,活得還不錯後,謠言未避已止,這也到了皇帝清算的時候,這日閣老院小朝議事,他把下面計上來的那些散佈謠言者發到了閣老們手中,“心無敬畏者,不堪大用。”

寥寥幾語,點到為止,這些人往後不會出現在朝廷官吏當中。

下面的人說錯話了尚能活,上位者只站錯一次隊,前程皆無。

賭得大,失去的亦大。

這日,宋王妃手裡抱著小公子,手上牽著世子女進了宮來贖打了皇帝的德王。

她沒到的時候,周召康在宮裡得意洋洋痛打落水狗,痛擊皇帝兒子,說皇帝他娘不要他了,他們一家三口要回晏地了,沒有皇帝的份。

皇帝一直面無表情,看著桌上的奏摺,不理會他。

兒子不理他,周召康就覺得無趣了,抓過筆開始寫東西。

書房裡一時安靜似無人。

等宋王妃到了,整間書房就似活了過來,只見德王一見到王妃,就興高采烈道:“小五,我跟兒子說了,改日我們就回晏地。”

世子女下意識朝皇兄看去,見她皇兄紋絲不動,眉眼不動看著案上奏摺,心裡驀地一慫。

父王能活到如今,全靠皇兄仁慈,不好親手弒父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