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雲鶴先生一道用了湯水才回。”教周承算經之課的先生是個病弱夫子,每頓進食不多,德王府給他專門配了調養身子的醫郎隨時跟隨,他每日少食多餐,一日五頓,周承上他的課都是按著這位先生的規律走,時常陪他這先生進食。
“那等你父王出來我們再用。”世子的老師宋小五過年那段時日做了調整,戚雲鶴之前在晏城王府,身體不宜長途跋涉,但宋小五派了人馬大費周折把人安全帶到了燕都,目前世子有兩位大師教管,武習老師則由鐵衛將軍們擔當,但宋小五想著他的兩位文師皆是他們夫妻倆在民間尋的隱世之才,還需尋一個燕都的大儒教著他點,便與他道:“可能與你商議一事?”
“可。”他母妃把記錄冊翻到最前面一頁,為跟上她的速度,周承飛快看了起來,嘴裡則回道。
“我想在燕都為你物色一名有學之士教你時政,你看如何?”
周承抬頭:“東先生很好。”
他的大夫子東文先生是父王的師爺之一,以前還是吏部官員,周承不覺得他還需要另一位教他政學的夫子。
“他是很好,但我想從秀林院找一個跟東先生不一樣的,東先生通史明史,但時政著重眼下,秀林院的小書生能教你當天所發生的事情,無需府中探子告知你就能知道燕都眾多讀書人的想法,你看如何?”
周承側頭,若有所思,“大舅舅沒空嗎?”
他抬頭看母親,“他好久沒來了。”
大舅舅教他的不正是如此?
“他忙。”
“你不喜歡他了嗎?”小世子咬了咬嘴,這些日子他母妃萬事以他為重的態度壯了他的膽,便為喜歡的大舅舅問了一句。
他母妃不喜歡的,府裡的人就不讓出現在她眼前,姑姑們管事們按她的吩咐辦,父王也偏心她,她要是不喜歡大舅舅了,大舅舅也就來不成了。
跟他以前一樣的可憐。
“沒有不喜歡,”兒子繼承了他父王的敏感,在她這裡又從小受了冷落對情緒更加的敏感,宋小五以前冷眼待之更是加重了他的心思,以至於府裡有點什麼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這種早慧帶著戰戰兢兢,宋小五覺得這真是再諷刺不過了,她活兩輩子連個兒子都沒養好,現眼下她唯有耐心撫慰方可挽救一二了:“他有他的家,有自己的愛子,應以自己的兒子為重,你道可是?”
“倒是。”這話周承認同,大舅舅是表兄們的父親,要教也是先教表兄們,“那我們再請一個同大舅舅一般的罷。”
周承喜歡他的大舅舅,認為朝廷官員和讀書人都應像他的大舅舅。外祖父也不錯,就是外祖父笑起來的樣子有些奸詐,還時常愛與他說玩笑話,很不正經,至於三舅舅四舅舅,三舅舅跟外祖父太像,四舅舅則是他說什麼都順著他實在過於溺愛他,當舅舅就好,當夫子是不成的。
“嗯,那你跟父王物色一個,也不急,慢慢挑,明年再上任也不遲。”宋小五也就跟他商量一聲,事情還是他們父子倆去辦,她掌握著最後拍板決定的權力就好。
周承點了頭,看過一頁自行去翻,伸手時碰到了她的手,他的眼睛在母親的手上頓了一頓才去翻頁。
第二頁看了兩行,就見母妃抱著他坐到了腿上,周承皺眉看了她的肚子一眼,臉上不悅地朝她看去。
她肚子大了,豈可像以前那般抱他?
宋小五低頭親了親他的發頂,握住了他的手,周承掙紮了一下沒掙脫,身子往桌前挺了挺,盡量離她肚子遠了點,這才仔細看冊。
等看到母妃之前看的那頁了,他掙紮著坐到了母妃身邊他專坐的高座上,與她一道看著,聽她慢慢講解著。
不懂的他也不問,只管記下,待到晚上再問父王或是先生們,至於母妃他是不肯問的,他不想讓她知道她說的話他不懂,免得小看了他去。
劉天師來過後,皇帝那邊便像是開了竅一般,重用了宗室幾個有點不太喜歡德王妃的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