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元寧果然樂了,“這可如何是好。不過,應當也不是蘊宜姐姐在與林清較勁,榮國公府姐妹眾多,衛國公府卻只有蘊宜一個嫡女,嫁妝多一些也是應當的。”
經過了這次在禦花園裡的事,元寧對榮國公府的態度也與從前不同,聽到這些純是當做一件趣事。
陸行舟微微頷首:“這一次婚期定的突然,榮國公府接連出事,自是措手不及,能準備一百二十抬已是不錯了。”
“也是,蘊宜姐姐當初是定了要嫁給太子的,這一百五十抬嫁妝定然早就備好了。只是不知道晉王府放不放得下了。”
“的確。”
陸行舟與晉王並不熟,只跟著太子去過三五次,有些印象。
晉王在軍營裡呆的時間多,一向崇尚節儉,府中佈置陳設都較為簡單。
因著晉王並無過多的聖眷,當初的府邸也並不大。
此刻在晉王府中,亦是忙成一團。
晉王在皇後跟前許下諾言,要以一己之力承擔婚禮的費用。
雖然禮部按親王舊例撥了銀子,但要辦出配得起一百五十抬嫁妝的婚禮,這些銀子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晉王倒也灑脫,缺的口子都自行補上,花多少給多少。
銀子是一方面的問題,人手又是另一方面的問題。
禮部和鴻臚寺對於操辦婚禮有章法,但時逢太子大婚,兩部的官員們都在為東宮的事務忙碌,這既是為著前程,亦是為著禮法,正所謂君臣有別。晉王府這邊沒什麼說法。
晉王府中人丁單薄,晉王的母妃戴貴妃早逝,舅家不是什麼顯赫家族,幫不上忙。晉王再能幹,那也是行軍打仗方面。如今要將晉王府從裡到外翻修一遍,他亦是分身乏術,手底下只有一個老管家能聽用,有的時候,連一個花盆的擺放位置,下人都要來請示晉王。
所幸皇後一直關注著晉王府的婚禮籌備狀況,隔三差五地就派繪春來晉王府幫著主持大局。
繪春是見慣了大場面,跟著皇後操持過宮中大大小小上百次宴會,做這些事都是她的強項。只可惜她是宮中的尚宮,不能時時在外,便又從衛國公府討來了衛國公夫人身邊的得力嬤嬤,專門負責整飭裝潢晉王妃的正院,才算幫了大忙。
謝蘊宜自己也不得閑。
與太子的婚事告吹也不過一兩個月時間,她更是從未想過自己要嫁晉王。
只是聖旨一下,想不想的,也無濟於事。
她是早備好了各種繡件,但都是按著太子妃的規制備的,現下她成了晉王妃,一切都要推倒重來。衛國公夫人找了十幾個繡娘陪著她,專闢了一處閣樓,從早上一直要繡到晚上。
這麼一天天的忙碌著,眼瞅著大婚之期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