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一戰驚城6)
一個月之後。
陳銘的銘文投資順利上市,股價為二塊六。
這一戰,陳銘算是徹底贏下來了,從最初的十二億買廢地開始,一路走過來,等到第三步棋出完之後,陳銘手裡面已經有超過四百個億的資金了。
用一百個億來建設銘文投資,陳銘手裡面都還有三百個億的資金,現在整個銘文投資壯大了不止十倍,隱隱有發展成為集團的趨勢。
除此之外,陳銘還一併吞併了皇甫家的鳳凰傳媒,這是作為皇甫元魁收回百分之二十股份的添頭,當然,鳳凰傳媒現在也不值幾個錢,人才流失嚴重,再加上鳳凰傳媒的大廈還需要重建,所以皇甫元魁就算留在自己手上,也是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不過,陳銘卻對鳳凰傳媒很感興趣,因為他預測,將來的十年,將會是傳媒行業的十年,傳媒行業絕對會成為這塊土地上最賺錢的新興行業之一,所以趁著現在這個趨勢,趕緊投資傳媒行業,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現在鳳凰傳媒改名為麒麟傳媒,重新開始起步發展,雖然之前的渠道被全部帶走,但是陳銘一直相信“實力是第一生産力”的原則,自身有了實力之後,也就無懼競爭了,渠道的問題,遲早都會解決。
麒麟傳媒落成當天,陳銘立刻向媒體宣佈,將會投資十個億,打造整個京城規模最大的民營傳媒公司。
不過陳銘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注資一百個億,也沒法跟中央電視臺相提並論,要真正說天朝最大的傳媒集團的話,那還真就是中央電視臺那幫大觸了,除了最頂尖的裝置之外,還有最頂尖的一群人。
只要懂點攝影的人都會知道,中央電視臺的《舌尖上的中國》的畫面和構圖,幾乎已經代表著天朝紀錄片的最高水平了,否則也不會有資格參展戛納電影節了。
現在任何電視臺都有下設的影視傳媒公司,負責承接商業影視作品的拍攝,這些傳媒公司屬於是事業單位,有撥款,而且以電視臺為依託,發展勢頭良好,要說競爭力,陳銘就算撥一百個億來投資,也比不上別人,這是知名度方面不可逾越的鴻溝。你一個麒麟傳媒,撐死了也比不上中央電視臺有知名度。
不過,錢永遠是掙不完的,就算這些電視臺下設的影視傳媒公司再牛叉,也不可能把整個京城所有的影視廣告單子全部接完,總有遺漏出來的時候,而陳銘的麒麟傳媒,就是能撿別人吃剩的,也足夠把陳銘給撐死了。
影視傳媒行業將來絕對是賺大錢的專案。
別的不說,現在就是一所大學,想要拍攝一部上檔次的宣傳微電影,至少也是幾十萬才拿得下來,而且這還算是少的了,有些大型的國企,動輒上百萬的投入,就為了拍攝一部宣傳片。前段時間的蘇州宣傳片,那也是上千萬的投入。
這就是目前傳媒行業的市場前景,將來肯定還會有更為長遠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