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先帶你去桃花源。”黃帝與禍鬥手挽手,禍鬥有些思念遠在後世的徵幽。他們兩個人一起離開了營寨。
桃花源,是軒轅丘少有的美景勝地,同紫棠之境一樣,終年如春。黃帝的三個得力助手在此工作棲息。
“那位坐在蠶樹下織布的,就是愛妻嫘祖,這方圓百里的蠶都是她養的,大家都叫她‘蠶娘’,因為我們穿的布衣都是她織的。”黃帝的眼中流露出愛意,“若不是愛妻,如今的有熊族還是一個蠻荒部落呢。”
“我聽聞貴族由君子、淑女二國合併而成,那個時候的人應該都是衣冠飄飄。”禍鬥眼中靈光閃爍。
“自山海文明隕滅,再無衣冠之國,人類所需衣物皆需自行編織。”黃帝嘆了口氣,“那個時候的人,大都法力高強,連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不朽不壞,是乃神明部族。”
兩人漫步到蠶樹之下,嫘祖抬起素淨的面龐,問道:
“這位是?”嫘祖一襲羽衣,讓禍鬥想起了霓裳。
“貴客不願透露姓名,於是我攜他四處觀遊。”黃帝道。
“此處雖是桃花源,蠶樹、楓樹、梨樹也廣為種植,果子香甜可口。”嫘祖微笑道。
“好,有空嚐嚐。”禍鬥有些臉紅,這位嫘祖怎麼跟他記憶中的那個人那麼像呢。
蠶樹之外,是一片麥穗飄揚的田地,一位女神的塑像俏立於田地上方的梯田,正是后土娘娘。
“聽常先和張揮說,有熊一族祭拜后土,怪不得這裡的人對黃土情有獨鍾,將自己的命運都壓在上面了。”禍鬥遙望遠方田野說道。
“我有熊族生於斯,長於斯,自是不能忘記大地帶給我們的恩情”,黃帝雖然年紀看上去二十來歲,卻好像勘破了許多世事,說得語重心長,“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人,體內都流淌著地氣,此氣來自遠古蠻荒,渾厚無比,是我等生存勞作的根基,就像水之於魚。”
“敢問那位是?”禍鬥朝向在田地裡耕種的一位戴斗笠的老者問道。
“呵呵,在下后稷。”老者抬起飽滿精瘦的面容向客人表示歡迎。
“這位后稷大人是黃土高原的土地公,號稱谷爺。”黃帝打趣道。
“此中有何含義?”禍鬥撓了撓頭。
“你看這方圓百里的麥田皆是由他所種,最近老人精神矍鑠,古稀之年仍不忘初心,努力向百姓造福,今日在研製一種能夠大幅提升體力的麥穗,此等精神,可敬可佩。”黃帝年輕的眼眸中閃爍著敬意。
“呵呵,論產糧耕種之術,我也是向神農塗山學習的”,后稷的臉上滿是微笑,“塗山族如今已經大不如前,歷代炎帝一代不如一代,但好歹這耕種之術是在我有熊族的手中傳承下來了。”
“首領大人來啦。”又是一位老人,身披方袍大衣,頭戴黃色方巾,遠遠迎接黃帝的到來。
“哦,這位是岐伯,我有熊族的藥神。”黃帝熱情招待,看樣子和岐伯關係非同一般。
“您就是貴族的郎中?”禍鬥道,“在下聽聞塗山乃是行醫一族,未想有熊也有鑽研醫術之士。”
岐伯望著桃花源高山之上流淌而下的瀑布,撫須道:“塗山一族醫者仁心,據說他們的人總結神農留下的醫道寫出了《神農百草經》,不過我族也撰寫出了一部醫書,水平與塗山不相伯仲,是由在下和人王首領共同完成。”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卷泛黃的書冊,“此乃《黃帝內經》,首領在我族聲望卓著,當年全族同胞共同請願以他的名字命名此書,如今已成為我族治療傷寒百病的聖典。”
“你們人真好,自己家裡的寶貝都能隨便掏出來給人看。”禍鬥道,感慨此族人性情淳樸,對這名叫姬軒轅的青年也多了幾分微妙的距離感,好像他就是人界的天帝伏羲,挺羨慕這個時代的人類。
“此書由我與岐伯老先生共同撰寫,最初是我詢問他應答,形成一種法術叫‘岐黃之術’,後來岐伯修成了‘針灸之術’,就是這種法術中的一種,既可以用來治療傷痛,亦能作攻敵之用。”黃帝帶著禍鬥準備前往下一個地方,“有熊族還有許多異能之士,我帶你去看看。”
喜歡神魔傳之洪荒之憶請大家收藏:()神魔傳之洪荒之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