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四娘到了最後還是沒有跟隨劉晟翀一起離開,雖然她非常感動有這樣一個男人沒有把她當做累贅,也能夠對她這麼好也實在是三生有幸。不過她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屈服並折損於風塵的女子,自己最終的宿命就是在這個荒郊野嶺度完餘生。
如果這還不能算作藉口的話,雁四娘最後便以客棧是她一生的財富,她不可能就這麼隨隨便便的丟下為理由拒絕了劉晟翀的邀請。
劉晟翀問過她她以前的丈夫是怎麼死的?為什麼她一個女人家能夠在這窮山惡水能生活這麼長時間?
雁四娘當時苦笑,她哪裡知道自己有什麼本事。可是她那些悲慘的經歷倒是很願意跟劉晟翀分享。
她說自己是一個很苦命的女人,六年前和一個非常愛自己的男人成親,但是二十四歲的年紀也是她最美的年紀,不過成婚之後好幾個月的時間她和自己的相公發現她無論怎樣都沒能懷上一個孩子。
大夫給她診脈之後告訴她她的身體一輩子都不可能懷上一個孩子,那時候這樣的訊息對於一個正直芳華年代的女人來說無異於是晴天霹靂,讓她永遠斷絕了成為母親的夢想。她說那個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生命就丟失了一半的意義,而這還不是讓她最感覺到痛心的。
真正讓她感覺到天塌的是在得知她的病情之後她的丈夫態度的變化才真的讓她感覺到寒心。原來她最愛的丈夫只是把她當作一個傳宗接代工具,不能生育的她在這個家庭瞬間沒了意義。這個負心的男人可是尋找各種藉口尋花問柳,雁四娘當時已經很希望丈夫丈夫能夠果斷的休了她,她也免得再受到無數人的指指點點。
可是她那個丈夫就好像是變態一樣,就是想讓他受到當時居住的地方所有人的指責,當地的鄰居都罵她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婦人。那些無情的人罵她是“活漢妻”,意思就是男人還活著、可是已經被拋棄的女人。這樣的詞語可是比寡婦對女人的貞節傷害更大。雁四娘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要受這麼多的苦,難道就因為自己不能給家庭填一個生命?
後來大約就是成親一年後的事情,大約也就是五年前的事情,一個變故總算能讓她對生活恢復一些信心。她的丈夫被當地的軍官徵到軍隊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後來只是聽說不到一年之後丈夫就從地方的軍隊調到了京城,應該也就是剛到正統十四年1449)的事情。後來就再也沒有丈夫的訊息,不過鄉里對她的侮辱卻沒有一點減少,所以她就帶著所有的家當來到這個罕有人煙的地方做起了客棧的生意,現在安樂的生活能讓她忘掉悲痛的過往,所以就這麼生活下去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她會對劉晟翀的疼愛那樣感激,即便是表面裝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她會那樣照顧孤苦伶仃可憐女子,把當時剛剛到達客棧的原婧裳當做同病相憐的姐妹的原因。
這下子劉晟翀總算能看透這個苦命的女人,平時的妖嬈多情只是內心可憐寂寞的掩飾。不過說到她以前丈夫的經歷,說起正統十四年1449)的話想必全天下的人都會知道發生過什麼事情,也許她的丈夫就是那五十萬亡魂當中的一個也說不定,雁四娘沒有繼續說下去可能她也是這樣認為的。而且劉晟翀也算是土木堡之變和京城保衛戰的主要參與者,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應該是在清楚不過,很多事情都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劉晟翀作為交換,也把自己的一些經歷告訴了她,畢竟說出來對誰都能感覺好過很多。
“原來我們都是苦命人。”雁四娘發自內心的說道。
在這個江湖上誰還不是個苦命人?他所認識的所有人當中有誰從出生開始沒有過一點煩惱?有誰一輩子無論做什麼都是一帆風順?
雖然從來沒聽師父竹劍尊抱怨過,可是經常能見到他發呆仰望夜空的背影;同樣的,釋九郎年輕的時候有過什麼劉晟翀並不知道,可是想一想大師肯定也有心酸的往事;朱高燧就不用說了,照他所說一輩子都沒有得到過真正想要的東西——朱棣的賞識;然後就是兩位師兄,腦海中他們的心酸也已經體味過很多次;劉球和金濂這兩個好朋友,一生都在為國家貢獻自己的生命,一個被貪官陷害不得好死、另一個已經快到了日薄西山的年紀,還有劍天火。原婧裳等人全都是苦命的人。
也許有很多人真的受到了上天不公平的對待,和別人比起來絕對能體現命運的不公;而有些人則是得志過。也失意過,他們只是忘卻了得志,只看到了自己失去了什麼。
想到了這裡,劉晟翀就更加心疼雁四娘了,他心裡想要帶對方離開的念頭就更加強烈,雖然很跌宕坎坷至少也有一個男人在她身邊照顧,肯定會好過很多。
雁四娘最後還是拒絕了,只是說了一句很簡單的話:
“你要是想我了,,記得回來。”
……
我們現在這個年到從四川到北京大約是一千八百公里,如果是明朝這個年代,也就是沒有高速公路,過長江黃河還沒有橋的情況下可能就需要繞一些路,最後合計應該有四千裡的路程,再加上一路上吃吃玩玩,難免在和無量嬉戲,足足花費了一個多月才回到京城,大約是八月份劉晟翀終於又回到了離別已久的北京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是從西南的方向會到的京城,而且這次也沒有必要再用繞道的方法來掩飾他的出發地,便從西南面的宣武門大大方方的進城了。
還沒進入京城的時候,劉晟翀就能感覺到一股濃烈的繁華的氣息,到處都是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身份也是各有千秋:農民、商人、鐵匠,甚至還有來自外國的客人。
劉晟翀在一路上經過了中原的很多城市,那裡的發展比起以前朱祁鎮統治的時候要好了很多,大明的國力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興許朱祁鈺是受到了蓬萊城的啟發,才有了建設完美帝國的偉大宏圖。
朱祁鈺雖然坐上皇位的手段骯髒,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有治國的才能,而且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這一點是朱祁鎮永遠都比不上的。不僅如此,在兵力上大明也在急速的從土木堡之變的重創當中迅速恢復,瓦剌也先重新宣佈成為大名的附屬國,誓死效忠於大明皇帝朱祁鈺。這是朱祁鎮窮盡一生都做不到的壯舉。
宣武門的守兵也多了很多,城牆上面四年前戰爭造成的損傷也已經修復完畢,一切百業興盛,大明帝國重新走上了騰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