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挽君的出身首先在太后跟前就不過關,但畢竟是兒子看上的女人,她也不想因為一個女人和兒子鬧得母子失和。畢竟還未入宮,這麼急著召見也不合適,便先派人私底下調查。
宣武帝比她先一步瞭解透徹,不等太后發問,直接去了慈安宮跟自個兒母親坦白交代。
母子倆談了半日,最終太后妥協了。
皇后大發雷霆,但她兄長兒子侄兒都不在京城,女兒又被罰去了中正宮代發修行,竟沒一個能幫她。
至於後宮…
不過多了一個新寵,年老的妃子們看淡了,年輕的瞧不上師挽君的出身。宮裡美人層出不窮,帝王薄情,素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除了幾個孕育皇子的嬪妃,其他的想要得寵也就各憑本事。
皇上鐵了心要納師挽君,連太后都默許了,她們若是湊上去哭訴,只會適得其反,倒不如安安靜靜的。等帝王對這棄婦的新鮮勁兒一過,自然天下太平。
於是半個月後,封妃的聖旨便下達了武安侯府,冊封師挽君為挽妃。
師心鸞不知道父親和祖母是怎麼想的,但皇上既已下旨,師挽君必然要重歸族譜。
日後若師挽君身份敗露…
師心鸞咬牙,目光裡折射出冰冷的光。
正在這時,外面傳來腳步聲,楚央回來了。
她穿好衣服走出去,便看見楚央坐在榻上,神情晦暗不明。
“我都聽母妃說了。”
師心鸞走到他身邊坐下,眼神有些陰沉。
“終究還是小看了她。”
師挽君昨日已入住挽心殿,再也無法更改。
楚央側眸看她緊繃的臉,伸手將她攬入懷中。
“事已至此,沒有迴旋的餘地,就只能見招拆招了。”
師心鸞看他一眼,抿了抿唇,道:“其實你可以拆穿她,就算沒有證據,但皇上才歷經大難,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會放過一個。只是她已重歸族譜,這樣一來,勢必會牽連整個武安侯府。你是擔心皇上遷怒我,所以才選擇沉默,對嗎?”
楚央摸了摸她的頭,沒說話。
師心鸞順勢靠在他懷裡,神色微黯。
“她在模仿母妃。”
楚央一怔。
他只和師挽君正面接觸過一次,印象不深。此時聽她說起來,便想起那次師挽君來王府。
當時他對那個女人滿腹懷疑,只顧著探究,倒是沒有刻意仔細觀察她的言行舉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