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好實驗的條件,然後進行重複的實驗,三次或者五次,為的就是保證一個實驗的準確性。
如果是普通的塗料,經過這麼多年的驗證,已經不需要進行重複性實驗。
但是這種無論是李維還是何千,甚至是公司歷史上面都是第一次遇到過的配方。
一定要進行重複性實驗,還要進行預生產,一般做實驗都是在小樣機上面的,和真正生產的機械是有區別的,雖然儘可能做到兩者相同,但是其實是很難達到的。
“那就繼續做重複性實驗吧,控制好實驗條件。
看看結果如何?”
照例李維又跑到公司廠房去巡視。
反正每次來公司,這是必備的行程。
過了大概二十幾分鍾,李維又逛到實驗室。
“怎麼樣呢?”
“結果相差無幾,不同機器製造,而且溫度我也進行了一些調整,90度到110度,這個範圍內生產的,光澤相差不到一度。”
“那再把條件約束一下,儘量控制沒有什麼區別,本身只有三度的光澤,如果相差一度的話,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
這個訂單可能比較小,但是對於實驗的嚴謹,李維一直是比較嚴格的。
你們這個有關係的品控,一家公司的品控如何,會直接關係到公司的口碑。
李維想要賺錢,那麼口碑就是其實非常重要。
很多公司為什麼不到兩三年就倒閉了?
其實就是因為質量的原因,或者是說同質化競爭太強烈,你沒有特色。
但是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你產品不行。
“好,我馬上調整方案”
剛剛何千為什麼把實驗的條件跨度調整的那麼大?
就是因為想確定,前面那個實驗到底是不是偶然性發生的。
很顯然這個配方是比較成熟的,因為在那麼寬的溫度範圍內,還可以做到效果如此的接近。
不到兩個小時,結果已經出來。
當溫度控制在90~98度的時候,是最穩定的時候,光澤相差都在0.3左右,這個是完全可以在接受的範圍之內。
光澤度在三度左右的塗料,如果相差只有0.3度的話,肉眼是很難以分辨的。
“可以叫他們老闆過來看看了,我也想見見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