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專業設計流化床生產線的嗎?”
“他們主要做立式噴塗的。”
“這個進料方式恐怕是不行,你的管道最小的是32,如果這麼塗裝的話,可能只會塗裝的表層,如果速度過快,管道內壁可能只有四五十公分能夠塗裝到,然後中間一大截都是將會裸露在外。”
“這怎麼可能?”
吳啟明很無語,這都是他親自找的人,怎麼可能會出錯呢?
“流化床噴塗,一般都是臥式的。
也就是說,工件是橫著進去的,這樣才能夠使它全部浸沒在流動的粉末當中。”
“我們這個粉槽很深很大”
“太大了並不好,你這個粉槽要裝滿塗料,恐怕得要二十噸以上。”
剛剛李維稍微比劃了一下它的大小,大概有6米高,一米的寬度,長度有七八米,這裡就有40多個立方。
按照粉末塗料的密度,一個地方大約1.4噸到1.6噸。
考慮到他的狀態是流通狀態,粉末粒子間隙當中充斥著大量的空氣,那不至少都要20噸以上了。
“這麼多?”
吳啟明被這個數字嚇了一大跳。
“一次性投放這麼多,成本就得幾十萬。
如果採用臥式的,那麼成本至少要小掉23以上。”
“這個還有辦法改嗎?”
“這個要改很容易的,首先高度就可以保留到2米5就行了,或者說把生產線下沉,裝料的時候只裝到13的位置。”
聽李維說可以改造,懸在懸崖上面的心馬上就退了回來,不過這已經是重大的失誤了。
“我叫他們的工程師過來,簡直就是在開玩笑,他跟我說別人家就是這樣的。”
“那個是靜電噴塗,可這個不是一個原理。
他可能是見過別人的流化床噴塗方式,所以根據自己的臆想建造了一個。”
李維雖然上輩子沒有實際的建造過一條流化床噴塗線,但是他知道噴塗的原理,也切實的見過,所以自然而然的能夠判斷一條生產線,是不是符合基本的技術要求。
喜歡2003重頭再來請大家收藏:()2003重頭再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