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200萬是肯定拿不下的,這一點李維早就心裡有底。
而且每一次往上提的價格都是三萬兩萬。
談判異常的艱難,雙方你爭我奪,互不相讓。
桔勝這個坑實在是太大了,明顯200萬是填不下去的。
但是難得有人願意接手,所以雖然雙方火花四濺,但是代表工廠的一方,談判的時候就顯得很小心翼翼。
已經談到230萬,然後李維怎麼也不願意讓步,因為桔勝還欠了農村信用社63萬的貸款。
這個價格已經接近300萬,李維不清楚上輩子他們花了多少錢買的,但是聽說也才200多萬,這已經接近300萬了,是李維的底線了。
事情就僵持在這裡,雙方一時半會談不攏。
這麼大的事情肯定牽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張標就是其一。
他早就打這個廠子的主意了,當他還是車間主任的時候,他就想著有一天這間公司變成自己名下的財產。
他經常到處宣揚,這個裡面的車間好多都是危房了,這地皮也不值錢,雖然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起作用,但是他依然堅持著。
就是等著自己有一天有錢的時候,哪怕是隻要那麼幾十萬的啟動資金就夠了,他就可以透過自己的方式來買下這些資產。
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一個自己沒有聽說過的小屁孩兒,居然想拿下自己視為囊中之物的資產,這樣他怎麼受得了?
自己在這裡當副總經理的時候,這小屁孩估計還在吃奶,今天居然就敢虎口拔牙。
所以張標非常果斷的在離大院不遠的路上,攔下了李維的車。
李維按下車窗,直接問道。
“你是誰?攔我的車幹嘛?”
“你是不是叫做李維?”
這人明顯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員,那麼他是誰?
“問我的名字,你是不是該先報自己的名字?”
“張標”
李維心裡一個咯噔,這就是上輩子買下桔勝的老闆。
李維沒有見過張標,只見到過他的代理人,租房也是從他代理人手上租的。
聽他代理人說過,到15年那個時候,這一個小小的桔勝園區,僅僅只是張標的資產的110。
可想而知這十年,張標的資產是如何的膨脹?
那麼他是如何發家的?
可能就是從這個廠開始,這個倒閉的桔勝裡面絕對有李維不知道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