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資源,有銷路,這些在交易當中反而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環氧又不是什麼壟斷物品,也就是這段時間貨比較緊俏一點,所以顯得環氧,就像一個硬通貨一樣。
“19,000,你要的話我給你一部分。”
當初給出的是300塊錢一噸的好處,李維加到500。
“17,800,這是我給出的最高價格,運費也可以由我來出。”
“你把現金全部打過來嗎?”
“我銷售一部分就給一部分款!”
龍正可沒有那麼多現金,怎麼可能會先打錢呢?
那李維怎麼可能答應呢?
“不可能,18,800,你把款項全部打過來,我就發貨”
“你怎麼這麼軸呢?難道你還怕我不給你錢嗎?”
李維心裡想的還真有可能,財帛動人心,這是多少錢?
就算自己只發一車貨過去,算22噸。
那也是四五十萬。
現在的四五十萬什麼概念?很多城市可以妥妥的買一套房子,而且地段還不差。
“我再想想”
“李總別想了,你再想可能這個價格就掉了一兩百。
到時候不要說17,800了,就是17,400,我都要考慮考慮。”
“一時半會降不了,你等一等,我問一問!”
“別別別,18,000,這個價格李總總可以接受了吧?”
“你又沒錢打過來,不要再跟我說價格了!”
李維聽出來一點點不正常,同時感覺也有點羞愧,好歹也活了那麼多年,怎麼因為一這麼一點點錢差點就掉到坑裡去了。
這是一家之言吶!
想要知道別人說的到底是不是實話,問就行
李維現在主要就是資訊不通,不知道市面上環氧的庫存線到底在哪個位置?不知道現在價格的平均線在什麼位置。
不同廠家之間的環氧價格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市場上有一種環氧叫純環氧,有一種環氧叫做不純的環氧。
誰知道這些廠家裡面有沒有新增什麼其他東西?
現在真的後悔,早知道上次去禪城就應該多跑幾個廠家,多認識幾個老闆,這樣資訊交流就比較通暢了。
看樣子只能聯絡恆泰的業務員了,真的是沒有別的人可以聯絡的,認識的人倒是不少,但是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