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劉海柱就在廠子裡徹底出名了。
就連廠裡的廣播有的時候都會單獨對劉海柱提出表揚。
年紀輕輕就有了如此的技能水平,是所有工人的榜樣。
整的軋鋼廠播音員於海棠春心蕩漾的,很想和劉海柱拉近點關係。
可她這時候還和楊為民處物件呢,總不能一腳踏兩船。
她有物件,可廠裡的不少女工都沒有物件呢,還聽說東北小夥劉海柱一表人才,見天兒的議論著。
這東北小夥什麼都好,唯一有點怪怪的就是喜歡帶著大斗笠。
從那時候開始,整個軋鋼廠幾乎沒有再出現過殘次品零件。
正常情況下出現次品基本離不開三個原因。
一是鋼材本身質量不合格;
這條基本不可能,因為質量都是有嚴格把關的;
二是工人技術不到位;
這也不太可能,技術不行的也不會把活交給你,什麼段位車什麼件兒!
出現人工事故的多是工作馬虎翫忽職守造成的。
三就是車床出現了細微的偏差和故障。
只要是車床本身有毛病,那你無論工人技能多好,車出來的鋼材零件絕對是殘次品!
劉海柱就能徹底修好每臺車床的細微偏差,簡直神乎其技。
六五年年底,紅星第三軋鋼廠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拿到了當時國營企業的第一名!
給組織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不得不說,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劉海柱的功勞,他還得到了榮譽稱號和獎狀。
這在當時可是了不得的,榮譽高於一切!
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本以為劉海柱在軋鋼廠可以風光無限,結果來近年關,還是出事兒了。
四九城的臘月沒有東北那麼冷,不過出門也得帶著帽子、圍脖和棉手悶子。
劉海柱在東北那是冷慣了,四九城的溫度對他來說完全不成問題,圍脖帽子不帶,還帶著那頂大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