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雖然普通,一身氣度卻不凡,眼中隱含凜冽意,此時似乎遇到了什麼難事,濃眉緊鎖。
俞青微微一怔,原來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蘇妲己的父兄,冀州侯蘇護與其長子蘇全忠。
只聽蘇全忠道:“父親,朝歌那邊情況如何?帝辛可有什麼動作?”
蘇護沉聲道:“不必擔心,如今西岐勢大,帝辛忌憚的是姬昌,沒有時間顧及我們。
他先前納妲己進宮便是想拉攏我們為他所用,妲己已經進宮,如今世人皆知我蘇護愛女之名,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懷疑我們。”
俞青漸漸皺起眉頭,這兩人言語間對帝辛竟然毫無敬意,洩露的資訊更是讓人深思。
兩人並不知樑上有人,言談毫無顧忌。
聽了片刻,俞青越發心驚。
原來當初蘇護所謂的被帝辛逼迫獻女,憤而起兵不過藉口,這一切他早有預謀,背後甚至有西方教的影子。
帝辛納蘇妲己,乃是正式向蘇護提親,並言只要蘇護同意,便可成為皇親國戚,永鎮冀州。
帝辛繼位後開拓疆土,能徵善戰,素有英名,當時後宮中也只有一後二妃並兩位皇子,相貌又十分俊美,不管怎麼說都算得上是不錯的女婿人選。
而且當時帝辛的口氣也並不強硬,言語中還頗有拉攏之意,蘇護若不同意,大可委婉拒絕,他卻張口就罵帝辛昏庸好色,還將其比作亡國之君夏桀。
隨後更是在城門題詩大罵帝辛,並言永不朝商。
蘇護能坐到冀州侯這個位置自然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這般行事,實在有些反常,不是一個臣子應有的表現。
他甚至等不及回到冀州,在朝歌就揚言要反帝辛,他這般行事,肯定已經想到了後果,但他卻義無反顧的做了,自然說明他有所倚仗。
從方才聽到的只言片語中,俞青大致推測出了一些東西。
封神之戰背後牽扯的勢力十分複雜,老子崇尚無為而治,門下弟子又少,並不參與此事。
闡教元始天尊與女媧則是支援西岐,截教的通天教主雖未表態,但以聞仲為首的數名弟子都在朝為官,可以說是隱隱偏向帝辛的。
而西方貧瘠,西方教一直在找機會入土東方,伺機傳教,只可惜道門勢大,接引與準提也不敢明著與三清作對,只能暗中行事。
這次封神之戰正是大好時機,情勢越亂對他們越有利,自然在背後推波助瀾。
如今大商國力漸衰,已現亂象。
八百諸侯蠢蠢欲動,前有北海袁福通起兵造反,後有西岐練兵強國。
蘇護身為一方諸侯,只怕早就動了心思,這次有了西方教兩位聖人做倚仗,自然是底氣十足。
帝辛納蘇妲己的想法正好給了他藉口,一方面顯露出了他的剛正不阿,另一方面又扮演了愛女兒的好父親角色,又有正當的藉口反商,正是一箭三雕。
雖然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西方教最後放棄了他,但說來蘇護也沒有什麼損失,反而獲利頗多。
如今女兒成了貴妃,他也因忠義之名聞名天下,連西伯侯姬昌都對他贊譽有加。
如今東海叛亂頻出,西岐又有不臣之心,帝辛分身乏術,對他這位國丈多有倚仗,再怎麼忌憚也是拉攏為主,不會輕易發作。
蘇護也正好抓緊機會,練兵強軍,暗中搜羅奇人異士為己所用,只待時機成熟,再行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