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是‘我’,而不是‘朕’。
俞青淡淡一笑,“我如今過得很好,有什麼可恨的?”
順治聞言,仔細打量了她許久,見她神情十分平靜,確實沒有怨憤之色,不禁有幾分失落,自嘲道:“確實是我糊塗了,你既然沒把我放在心上,又何來的怨恨。這也怪不得你,若是當初我……”
俞青動作一頓,合上茶盞打斷了順治的話,抬首看了眼炕上半死不活的人,淡淡道:“你既然已經實現了承諾,我也不會違背約定,你大可不必再說這些,有這個精神,還不如好好養精蓄銳,玄燁冊封大典那日,你這個父皇可是要出面的,到時候可別走到一半倒下去了。”
說罷也不去看順治的表情,放下手中茶盞轉身離去。
……
順治十五年正月初六,太子冊封大典於太和殿舉行,順治親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對冊立皇太子的朝賀,並頒詔天下。
祭天地、太廟、社稷,三阿哥玄燁正式被冊封為太子。
同時,設立太子詹事府衙門,配備官員。升弘文院侍講學士瓜爾佳·麻勒吉,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廷敬,並為詹事府滿、漢詹事。
正月初十,皇後娘娘下令,為賀太子冊立大喜,開恩科,廣選士子。
俞青原先就做過女皇,對於朝政並不陌生,處理起來頗為順手,況她有後世的眼光,任何事到了她手裡都迎刃而解。整頓吏治,發展農業生産,減免苛捐雜稅,廣開言路,網羅人才,大力提倡教育,一項項舉措都實行開來。
朝中一些老臣原本還有些擔心,唯恐呂後則天之事重演,後來見皇後並不獨斷專行,大凡要事都會與眾大臣商議,這才放下心來。
隨著各項詔令的推行,短短兩年,大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起來。
……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纏綿病榻三年的順治帝終是油盡燈枯,於子時初刻駕崩,遺詔傳位於太子玄燁,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暫攝國事,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輔臣從旁襄助。
訊息傳來時,俞青正在同眾大臣商議平定沿海倭寇一事,聽到順治駕崩的訊息,眾人皆是一驚。
俞青掃了一眼宮內諸人,沉聲道:“去把步軍統領、禁衛軍各都統都叫來,九門封閉,沒有出入腰牌者不許進出。”
眾人皆領命而去。
很快,皇帝駕崩的訊息傳到了宮外。
順治這幾年沉溺於後宮女色,在民間的名聲卻並不如何,外界對這個強奪弟妻,沉迷女色的君王,並不如何愛戴。
況這三年來都是皇後臨朝,眾人也都已經習慣了,幾乎都忘了大清還有這麼一位皇帝。
此次聽聞皇帝駕崩,也並沒有什麼感覺,不過按規矩換了素服,停了宴樂罷了。
因有先帝遺詔,且三阿哥玄燁身為太子,登基順理成章,百官並無異議。
順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六,太子愛新覺羅玄燁登基為帝。
十一月初七,上母後皇太後徽號曰崇聖,聖母皇太後徽號曰慈和。
次年元月,朝廷頒下詔書,改元康熙,是為康熙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