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高高在上了,只是發號施令了,你和龍一人都是黨內同志,你們完全可以和他平等的談談心啟發他的覺悟吧,你不要只拿走共同富裕的一句口號來糊弄他,他天天在莊稼地裡在群眾中滾爬,他心裡最明白怎樣才能多打糧食,讓大家致富。
你只要對他講清楚合作化是上級治國理政之策的大道理,他是軍人出身,又是共產黨員,他難道不會識大局,服從上級指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你講清楚道理,仁至義盡了,他再不配合你,你再從組織上處理他,也不冤枉他了,他才心裡服氣嘛。
李楠樵不由的回憶起當年,在聶榮臻的隊伍初入太行開闢革命根據地,物質還十分匱乏時,他幾乎全部捐獻了他的家產支援革命,他李楠樵之所以能如此覺悟,是因為聶榮臻將軍親手贈送了領袖的一本《論持久戰》給他,他讀了這部著作後,猶如驚雷閃電,振聾發聵,他認為這是一部掣鯨碧海,拯救民族於水火的大志大智之著,他看見了領袖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長遠的政治眼光和敢於勝利的戰略氣魄,他看見了抗戰勝利的曙光!他認為跟著共產黨走沒錯,日寇猖獗侵略,大敵當前,他於是捐獻了自己微薄財產給抗日部隊,略表心意,還親手把兒子和女婿送進抗日隊伍。
就在他要參加邊區政府的表彰會之際,胡洲竟然再三暗示他,在發言稿中,要強調是他胡洲啟發了他的革命覺悟,當時李楠樵稀裡糊塗的應從了胡洲。
又經過了這些年,胡洲不斷地用龍一人的模範事蹟往他臉上貼金,李楠樵才醒悟到這是庸俗政客的政治手腕。
當他龍一人不再為你的政治羽毛增添光彩時,便棄之如敝履,要簡單粗暴的處置與你有過生死之交的朋友的政治生命,於公於私都說不過去。還美其名曰黨性原則。狗屁!
仁者,醫德,仁者,政德,對一個生死之交的朋友下狠手的人,不仁不義是缺德!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崇德尚禮是我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色。你胡洲如此下去,能得久長嗎?
不要說龍一人他不服氣,我也得替他打抱不平。
你是高官,你強勢,他龍一人小老百姓,他弱勢,他惹不起你,他躲得起。
李楠樵已經認可了龍一人的選擇,他對女婿說:“退讓避禍,不失為權宜之計,你可暫且為之,在深山之中,你應該面壁思過。你想好了再出來吧,你的妻兒有我老夫老婦照應,你暫且放心。”
龍一人沒想到老岳父會這般的善解人意,他懸著的心踏實了。
作者認為,中國的農民一共經歷了四次土改,第一次把地主老財的土地平分到沒有土地的農戶手裡,她們手裡都握有土地證,第二次是把農民手裡的土地集中到人民公社的集體裡。第三次把集體的土地重新分到農民手裡,這三次土地革命龍一人都經歷了,下來,就是土地三權分立,農民出了對土地享有經營權以外,還享受出讓經營權的收益權,這樣,農村土地就可以實現集約化經營,給農村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在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後,龍一人終於認識到,農村要發展農民要富裕,只有走土地規模化經營這條路,他義無反顧的成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村裡的骨幹力量。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