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崩潰地衝黎飛航和楊曼喊道:“你們從來不給我選擇的機會,一直以來都不顧我的意願,逼著我做這做那兒。”
“我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和小區裡的一隻小貓玩,忘記回家吃飯,你們找到我後,二話不說把我打了一頓。第二天你們就去買了藥,給小區的流浪貓下藥,毒死了整個小區的流浪貓、流浪狗。”
“爸爸笑著和我說這件事,還說以後小區裡就不會再有小動物影響我學習了。”
“可你們知不知道,我真的很喜歡小貓咪,可從那次以後,我再也不敢看小貓小狗一眼。”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朋友,因為我一旦和誰走得近,你們第二天便找上對方的父母,警告他們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影響我。”
“很快,同學們都知道我有一對很強勢的父母,他們不再和我說話,把我孤立在團體之外。”
“高一那一年,我的班主任注意到我情緒異常,找過我瞭解情況,我那時候急需一個發洩口,便把我悶在心裡很久的話都說給她聽。那時候班主任尚且不理解我爸媽的控制慾,讓我試著和你們溝通。”
說到這裡,黎煦勾唇露出譏笑:“我那時候還天真地以為溝通就能解決問題,於是回家後,還真鄭重地將自己的長久以來的心情告訴你們。”
結果就是黎飛航和楊曼都不當回事,只覺得黎煦矯情。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黎煦還能忍受。
但楊曼第二天竟然跑到學校,找到黎煦的班主任,在教師辦公室劈頭蓋臉地把班主任大罵一通,指責人家誤人子弟,肆意挑起孩子和父母的對立。
最後還給教育局遞了舉報信。
那一年黎煦的班主任正在評選市級優秀教師,材料都交上去,都快塵埃落定了,就因為這封舉報信,什麼努力都白費了。
這下子連學校的老師都知道黎煦是個燙手的山芋,就算看出她的心理有問題也不敢找她談話,深怕落得那個班主任一樣的下場。
而這樣的事,在黎煦短暫的十八年的生活中屢見不鮮。
她高一的暑假也反抗過。
離家出走,逃到外婆家。
外婆寵愛她,什麼都由著她。
在外婆那裡,黎煦短暫地體會到無憂無慮的快樂。
她書桌上的那張照片就是那時候拍攝的,之後的日子,每當她感覺到崩潰的時候,只要看看那張照片,心裡便會生出無盡的希望。
希望有一天自己長大成人,可以脫離父母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