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護國公> 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 (1 / 3)

女皇陛下很快結束對這些種植園的視察繼續啟程。

四天後到達天津。

在這裡無法繼續坐船了,雖然她的龍舟並不大,但也無法透過北運河的淺水,從尹兒灣往上基本上都不能走大船了。實際上這段運河的作用也已經被一條國道分擔,大批新式馬車從尹兒灣開始,滿載各種物資三天內就能送到北都。而且與國道並行的鐵路也在準備施工中,這條鐵路會在未來兩年內建成,畢竟沿途沒有什麼真正大河阻隔,就是過去都能在這些河上修橋的,未來將以陸路運輸徹底取代北運河的水路……

畢竟這裡已經不是都城。

實際上北都的人口至今寥寥,要知道上次幾乎清空了多半,這麼多的人口損失,根本不是這短短几年就能恢復的。

就連天津都很蕭條。

當初在天津可是進行過大戰,駐守這座城市的八旗神軍,可是做到了血戰到底,最終天津衛城戰後人口剩下不足一半。也不僅僅是這裡,整個順天府各地都差不多,戰爭,戰後對漢奸和異端的清算,讓這片土地人口損失嚴重。不過活下來的過得還是很幸福,因為他們都在耕種著最好的田地,當人口銳減後,自然就不存在土地壓力了,而且一些頭腦靈活的也在學著搞種植園。但他們不用倭奴,而是大批建奴和神奴,至於這些人的反抗逃跑問題,這個沒什麼,直接戴上腳鐐就行。

戴上腳鐐又不是不能幹活。

“這不是以前的,這都是建州衛和蒙古各部,在關外抓捕的。”

鄭成功解釋。

“我就說嘛,哪裡來這麼多!”

楊慶滿意地說道。

實際上關外蒙古人和建州衛正樂此不疲,甚至把捕奴當做他們的支柱產業,反正他們也沒什麼其他經濟來源,蒙古人最多也就能賣點馬,但現在大明到處都是馬場,而且他們的蒙古馬也不值錢。

至於建州衛只能賣人參了。

雖然目前建州三衛同樣人口也大幅減少,但因為自然條件限制,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艱苦。

相反捕奴卻能賺大錢。

不僅僅是捕皇清國的,甚至還有臣服大明的部落互相捕的。

“北直隸的糧食能自給了吧?”

楊慶緊接著問道。

“能,今年就能完全自給,而且還能有餘糧供應關外各軍,這土豆真是好東西,別說是關內了,就是關外宣大一帶,種土豆都能高產!”

北直隸巡撫朱大典激動地說。

楊慶還沒等南美土豆弄來,就已經開始在他們這裡推廣土豆,畢竟這邊的氣候合適,尤其是關外山區,按照新的行政區劃,原本遼東都司轄區和宣府也劃給北直隸。畢竟這些地方几乎沒什麼人口,根本沒必要單獨設立行政區,比如整個宣府目前只保留一個知縣,而且還是知府兼著,不足五萬人口要那麼多官員幹什麼?而遼西只保留一個錦州,遼東也只有一個遼陽府,好在這個府大點還有三個知縣,整個遼西加遼東,總人口至今還不足十萬呢!在這樣土曠人稀的地方完全不值得設立太多行政區,統統歸北直隸巡撫管。

“朱公,接下來土改可就該到您家了,您不會有什麼怨言吧?”

楊慶笑著說。

朱大典家可是土豪級別。

“怨言倒不至於,到時候護國公多給老朽在北方補點就行,我那一家子雖算不得世家大族,但終究也是不少人吃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