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國輿圖的不斷擴大,一切事情都變得棘手許多。
大秦未有東出之前,許多事情定下也就直接定下了,法行秦國百多年,從中樞至鄉里自成體系。
然則,燕趙、三晉在手,果然策略不入山東諸國,何以一天下?
若然入山東諸國故地,沒有商君法行百多年的支撐,會是一個什麼結果,幾乎可以預料到。
中央學宮的革新……阻力不小,還需要細細思忖,王弟在文書上所語,秦王政很認可。
沒有在中央學宮的問題上多做糾纏,山東諸國只剩下齊國了,此外,諸夏又出現其它的問題,不得不直接面對。
“齊國蒼山、谷城、博陽等地,四十萬大軍皆有出動鎮守。”
“還有先前從趙地、魏地逃過去的殘餘兵力。”
“匈奴覬覦河西兩郡。”
“大王,……諸夏之變化雖多,可大秦有足夠的力量應對一切。”
“所需要的就是速戰速決!”
相邦王綰亦是將話題落在此處,放下手中文書,接過大王之言,詳細說著諸夏間的變化。
國府之內是最為清楚的。
連日來,中樞群臣也有商討對策,故而……已經有了決斷。
“說說。”
秦王政輕輕頷首。
國府那邊的確擬定許多對策,有的對策的確不錯,今日便是要定下最終的抉擇。
然後給予快速施行。
“大王,以大秦眼下兵力,老臣以為,的確可以同時面對那些變化。”
“河西兩郡有駐軍數萬,再加上北地郡的守備兵力,更有九原大營蒙恬三十萬黃金火騎兵。”
“從蒙恬傳來的軍令文書來看,匈奴不會強行求戰,更像是侵擾,是以隴西、雲中、雁門不足為慮。”
“辛勝、王賁駐軍燕地,那裡的匈奴也足以抵抗。”
國尉尉繚子直接語道。
作為國尉。
對於軍事自然有足夠的發言權。
卻是今日上將軍王翦還在護國學宮,另一位上將軍蒙武在楚地,有些可惜。
“軍備供應如何?”
秦王政神色肅然,兵力上足以攔阻匈奴,可隴西那邊的軍備供應不知道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