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自幼在林青宇身邊,後來林雲莊被毀之後,就來到孟義莊,這兩人在江湖中並不是只因武功聞名,同樣也有很多風雅韻事。兩人也都識音知律。林楓久在這兩人身邊,音律自然是知道一些,當下說道:“略知一二。”
白衣男子笑道:“既如此,就讓我來撫上一曲,請公子品鑑一下。”
說完,把桌上的綠綺輕輕放下,伸出手指放在綠綺之上。他手指微動,琴聲在酒館之中飄蕩開來,林楓只覺得聲調基調靜美,靜中有動,旋律起伏,綿延不斷,優美動聽,不由得輕輕點頭。
白衣男子看林楓輕輕點頭,微微一變,手指突然在琴絃之上靈動跳躍,聲調突然增高,和剛才平和音律又有一變,林楓只覺得琴聲空寂悠遠,飄渺往復,一時之間又覺得琴聲中遼闊無比。
林楓再看他在綠綺之上輕靈揮動的雙手,手指白皙如雪,光滑如玉,竟然如嬰兒的手掌一般。
林楓看到這樣的一個手掌,想起師父孟賢曾經給自己講過,世上有一種人,愛琴如痴,他們對於琴的痴迷程度,不亞於武林中人對於劍法的痴迷,這種人每天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保養自己的手指,使自己的手指如同嬰兒一般柔軟而富有彈性。這樣彈出的音律才足夠動聽。
林楓今日看到這副手掌,知道這人定是愛琴如痴,才會有這樣的手指。
坐在白衣男子身邊的那位少年看到師父今天這種模樣,也是微微有些詫異,師父性格孤傲,對人很少露出笑臉,不知道今日他竟然有如此興致,在一個陌生人身前彈起這把古琴。
琴聲依舊在酒館中飄蕩,林楓聽出這琴中一會有縹緲萬里之意,一會又有風靜沙平之情,微微一笑,已知其意。
白衣男子琴身漸漸停止,看著林楓說道:“公子可識的此曲嗎?”
林楓笑道:“此曲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三五成群,得起情也。聽此曲有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之意。此曲借鴻雁飛舞天際中的形態,暗喻隱士之趣,妙又妙在不但有隱士之趣,又有鴻鵠之志。正是上古名曲平沙落雁。”
林楓這句話說完之後,那名白衣男子緩緩點頭,神色之間也是滿是讚許。
林楓看著臉上的表情,在心中暗自慶幸,他曾師父孟賢說過這首曲調,當時孟賢對於這首曲子的評價正是上面的那一句話,若真讓自己來解讀之首曲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解釋如此詳盡。
白衣男子聽到林楓的解釋,在心中默默回想著剛才林楓這幾話。這幾話正是說出了這首曲子的諸般妙處,箇中滋味,有些妙處,連他也不能說的如此詳盡,不禁對面前這位年輕人又多了幾分讚許。
他望著林楓笑道:“想不到我到了這個年紀,竟然還能遇到如此知音知曲之人,真是妙哉,妙哉。”
他看著林楓笑道:“既能識得這些琴意,想必公子也是師承高人,不知是師承是哪一位?”
林楓來到春風鎮上,就是為了看一看鎮上的情況,若是說起自己是師承孟義莊孟賢,難免有些借勢之嫌。他和這位中年男子萍水相逢,雖然覺得他琴聲不凡。可總覺得這人身上透著一絲讓人說不清的古怪。
當下笑道:“我師承乃是一名書生,說出來想必閣下也不會知道。”
孟賢外號萬手書生,林楓此時說他師父一個書生,倒也不算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