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顧思年放聲笑道:“知我者,南山啊。”
“現在的問題就是幕後主使是誰?區區一個工部侍郎,還沒這麼大膽子吞下兩百三十萬兩白銀。”
“幕後主使?哼哼。”
顧思年冷笑一聲,往椅背上一靠:
“工部與戶部幾乎是鐵桿的太子黨,此次貪腐案恰恰涉及工部,而且銀子是從戶部發出去的,戶部難道沒參與?
若說楊仁清背後的靠山不是太子,打死我都不信。
國之儲君,簡直可笑!
哼哼~
只不過眼下蔡象樞手裡還沒有東宮直接參與此事的證據,想要順藤摸瓜揪出太子,光靠刑部怕是不夠的。
告訴安涼閣,緊盯楊仁清,另外戶部尚書鍾勉那裡也用點心,儘可能地蒐集太子與工部、戶部聯手貪墨銀兩的證據,剩下的事交給刑部去做便可。
驚天大案,舉國震動,若是能拿出鐵證,弄不好就能直接將太子拿下!”
“不不不,王爺莫急。”
第五南山卻連連搖頭:“我認為此事不妥。”
“嗯?”
顧思年很是疑惑:“這是對付東宮的大好機會,為何放棄?”
“天賜良機不假,但此時扳倒太子,最受益的是齊王,不是我們。”
第五南山冷靜地分析道:
“眼下朝局中最強的依舊是太子與齊王,秦王殿下近年來雖然異軍突起,引來不少朝臣的注意,但朝中根基遠不及二人。
這時候若是鬥倒了太子,那齊王就成了朝中第一人,原先東宮麾下勢力會盡數倒戈,齊王府會無比強大,更難對付。
對秦王殿下來說,兩虎相爭最為有利,一家獨大反而不好。
此次貪腐案咱們最好的結果就是在鐵桶一塊的工部撕開缺口,剪短東宮的羽翼!
至於太子那邊,哼哼,讓陛下對他心生不滿就好了。”
“有道理。還是你小子腦袋好使啊!”
顧思年反問道:“那咱們什麼都不做?”
“不是我們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做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