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歷,建武五年東
黔中道、黔南郡,松樓客棧。
郡內一家平平無奇的客棧,位於三岔路口,四周沒什麼人家定居,但卻是交通要道,時常會有商賈從這裡穿行,往來販運貨物。
客棧距離牛家三人口中的牛家莊僅有十幾裡,也是顧書硯、第五南山抵達黔南郡之後的藏身之所。
為了不打草驚蛇,確保查明案件的真相,顧書硯與第五南山是悄悄進入黔南郡的,並沒有知會當地官府。
而在兩人暗查半個月之後,塵風與顧思年終於抵達黔南郡,秘密進入客棧,同樣的悄無聲息、沒有引人注意。
“案子查得怎麼樣了?”
塵風抵達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詢問案情:“牛家三兄弟說的是否屬實?”
顧書硯苦笑一聲:
“殿下,情況怕是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塵風的目光微寒:“說吧,推行合銀法這麼久,什麼樣的貪官汙吏沒見過?
不差鍾家一個。”
顧書硯這才有條不紊的說道:
“我與老師抵達黔南郡的第一天就秘密召見了在黔中道推行合銀法的官吏,據他們說黔中道另外兩郡推行合銀法都很順利,查出了大量私田,唯有黔南道進展緩慢。
首先就是當地刺史衙門毫不配合,對於朝廷政令陽奉陰違;
其次就是那些商賈們以鍾家馬首是瞻,清丈的田畝數量根本辨別不出真偽,甚至還發生過兩次地痞流氓毆打吏員的事件,背後主使之人很可能便是鍾家。
我們根據牛柱提供的證詞暗中走訪了好幾個村子,都存在土地被鍾家兼併的現象,已經查實的至少有一萬餘畝地,沒查出來的肯定更多。
鍾家在兼併土地的過程中打死打傷了不少百姓,惹得民間怨聲載道,但百姓都懼怕鍾家權威,根本無力反抗。
最嚴重的幾個村落大量百姓舉家逃亡,饑民遍野,而刺史府對此事無動於衷,一味地偏袒鍾家,甚至動員官兵鎮壓過鬧事的百姓,至今有人被關在牢房中。
光是咱們手中掌握的證據,就足以給鍾家定罪!”
“這些混賬東西!”
看著顧書硯交上來的證據,塵風面色鐵青:
“僅僅半個月便查出這麼多東西,鍾家這些年得做出多少惡事?戶部尚書鍾勉有沒有參與這些事?”
塵風的表情越發凝重,如果坐實鍾勉有罪,那他會成為推行合銀法以來倒臺的最高官員。
當朝戶部尚書啊。
“單從眼下掌握的證據來看並沒有牽扯鍾大人,但是若沒有鍾勉在背後支援,黔南郡刺史周勤怎麼可能如此偏袒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