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儒滿臉凝重的問道:
“那蔡大人接下來打算怎麼辦?總得想辦法開啟查案的缺口吧。”
蔡象樞突然安靜了下來,走到帳篷門口,確定外面無人之後放下了簾子:
“這個缺口我已經找到了。”
“噢?”
沈儒目光一震:“是何人?”
“嘿嘿,暫時保密。”
一向板著臉的蔡象樞竟然開起了玩笑:“沈大人要不跟我一起去見見?”
沈儒大為好奇:
“見見?此人在哪兒?”
“就在這,寧晉縣!”
……
“砰砰砰!”
“噹噹噹!”
“鄉親們再加把勁,把這一排木樁打進河裡再填上沙石,江堤短時間內就不會再垮了!”
“來,一二!”
“砰!”
“一二!”
“砰!”
寧晉縣境內的某段江堤邊聚集著數以百計的老百姓,大家手握釘耙木錘將一根根削尖的木樁深深砸進泥地裡,然後將早已裝好的沙袋往裡扔。
不斷湧出的江水隨著決口被堵逐漸減弱,幹活的老百姓們總算是看到了一些希望,老少爺們忍著飢餓熱火朝天地幹著。
其實寧晉縣的決口並不是一處,而是斷斷續續很多處,眼下官府緊急徵召民夫封堵了最大的一處決口,但很多小決口還是顧不過來,也就是說江水還在一點點滲進寧晉縣。
平日裡看不出什麼,但假如再下個幾天幾夜的暴雨,那更加猛烈的洪災就會席捲全境,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裡封堵決口的百姓並不是官府組織的,而是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自發而來,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因為所有人都明白堵不住缺口,他們的家還得再被洪水沖走一次。
“沙袋都壓結實點!口袋紮緊,不然扔下水就被沖走了!”
“木樁前面兩排都要打密,中間松點!”
“沒力氣的下去歇會兒,讓年輕的漢子留在堤上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