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還是議一議回京的事吧,算算日子,這兩天就該起程了。”
“陛下這道聖旨有些奇怪啊。”
遊康微皺著眉頭,眼中滿是疑惑:
“聖旨中讓大將軍率眾將回京受封,但是帶哪些人回去、帶多少兵馬回京一個字也沒提,甚至連兵部都沒給咱們提出明確要求。
總給人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
要知道大戰結束之後,左右虎賁衛已經提前一步回京了,但琅州衛、雍州衛的兵馬全部駐紮在三州境內,立過戰功的將軍更是數不勝數。
帶誰去京城?帶多少兵馬回京?
你總不能浩浩蕩蕩拉上十萬兵馬吧,就算你不是造反也得說你是造反。
“看不出來嗎?這是陛下在考驗咱們呢。”
顧思年笑了笑:
“帶的兵馬多了,有人會指責你有不臣之心、帶的兵馬少了,又顯得沒有彰顯出邊軍之威嚴。
隨行將軍是同一個道理,若是隻去我顧思年一個,一定會有人說難不成所有軍功都是你一個人的?
但也不能帶太多將軍赴京,北荒還得有人駐守,邊關安危是頭等大事。”
“好傢伙。”
遊康撓了撓頭,十分無奈:
“感情每一步都是試探,果然聖心難測啊。
那大將軍的意思是?”
顧思年在屋中緩緩踱步,思慮許久之後輕聲道:
“隨行士卒就帶一千白馬義從吧,這個人數不多不少,在京城也翻不起浪花。
至於武將,就帶兩衛的總兵、副總兵去,楚、蕭兩位老將軍年紀太大,往來奔波不便,就留守北境。
你們兩,外加董壽、秦熙都去,另外皇甫將軍也得去,北荒三州總得去一個人吧。”
“贊成。”
兩人同時點了點頭:
“有兩位老將軍守著北境,咱們也放心點。”
“那就這麼定了。”
顧思年大手一揮:
“收拾東西,儘快起程吧。
赴京兵馬提前一步上報兵部,也好打消陛下的顧忌。”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