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說句公道話吧,大後方空蕩蕩的,佳麗萬千,有這樣一個機會,是皇帝般生活啊。是有多少人夢想的人生,有的人即使傾畢生之力,都不一定會有如此機會。
墨清白那個父親就生活在那個年代、那個地方、過上了皇帝般的日子。
不過,他這個想法是否存在風險?他這種想法墨影是不曉得的,要是知道了,不把他宰了,也要把他整個半死。
即使墨影把他整個半死,即使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作為本故事的不幸者,還是要說句心裡話。他那個不爭氣的父親,應該挨刀、捱罵、是頭……。
但在墨清白眼裡,母親不應該那麼過激,不應該那麼不負責任,她既然創造了這幅作品,為什麼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而照顧年幼的墨掉呢?
她應該再找一個人,重新組成家庭,過好她的人生,不應該把自己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委屈嗎?值得嗎?
她的父母費了這麼大的勁,才把她送到醫學院讀書,成為一名全科醫生,是不是辜負他們一片苦心?
當然,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她。她畢竟是個女人。
自聲名顯赫的尼西事件發生後,巴市範圍內的男子外出務工,不再留婦女在家,而隨身攜帶,走到哪帶到哪,難捨難分,後來,就傾巢出動。
不怕賊偷,只怕賊惦記啊。
所以,今兒個的巴市全境要麼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孩子,要麼是房屋倒塌田地荒蕪,絕對沒有漂亮女人留守了,這就是尼西事件之後產生的效果。
尼西事件發生後的不久,墨清白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不能看病救人。失去勞動力的同時,臉上也失去顏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簡單收好行李,回到老家農村,寄居在祖宅中。
老屋破舊,椽脊外露,牆壁灰泥已剝落,院內外雜草叢生,屬於危房,無法居住。墨影還是一腳踹開房門,走進院子。
由於是冬天,那日晚上,墨清白又冷又餓,啼哭驚動四鄰,村民認為是棄兒,點起火把,圍了上來。
全是些留守老頭子和老太婆,還有幾個大孩子。
他們看到屋主人的後人回來了,沒問那麼多,就把他們帶回家,熱飯熱茶地招呼著。
次日清晨,全村尚能勞動的老大爺們聚集到墨家,能上房的人,幫著翻蓋瓦片,會木瓦的人,修門造窗,會泥瓦工的,粉刷牆壁,就是那些老婆子,忙著拔草,除去蛛網,總的來說,各盡所能,齊心協力,二樓小屋又恢復了往日風采。
那些老婆子送來自己種的蔬菜,送來自己種的大米,又送來肉和油,有了鄰里鄉親的鼎力相助,墨影帶著墨清白才掀開鍋蓋,過上了日子。
凡此種種,都只是因為屋主生前為良醫,鄉人為感謝而為,就墨影何德何能?
說到屋的主人墨老先生,就囉唆兩句,以此表達一個地方人俗風情,影響墨清白一生。
首先說墨潑是鎮上出了名的老中醫。村裡鎮上的百姓一旦生病,他總是盡心竭力,全力醫治。
有一次村裡的一個老太太病重,又下雨,漫水橋過不去,進不了醫院,他就趕著車去漫水橋,繞十幾里路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