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舉人,你所尋找的天山雪蓮我到時候幫你打聽打聽。長安城比之鄖陽府那是繁華得多,各路人馬都有,興許能尋得訊息”,看沈不凡愁眉不展,許震威出言安慰。
“如此,沈某便再次叨嘮了”,沈不凡還是很感激的。走鏢之人,見識遠超一般人。許震威還是常年西行走往“絲綢之路”上的人,於天山和天山雪蓮多少耳聞,不由得精神大震。
許震威搖搖頭道:“老夫為人一生秉正直言,有些話沈舉人聽了不要惱怒”。
沈不凡知道他有話要講,道:“許總鏢頭但講無妨”。
“老夫也聽過天山雪蓮的傳聞,胡人皆言乃上蒼所賜,老夫也從未聽說有人見過,更不曾擁有過。你不遠萬里尋找此物,老夫擔心到時候空手而歸,所以……”!後面的話沒說,只是側頭望著沈不凡。
沈不凡略過心裡的擔憂,拱手道:“多謝直言相告。只是天山雪蓮乃我心心念念所求之物,但有一線機會便絕不放棄。天山雖遠,總有到達的一天”。
許震威望著遠方,道:“沒想到沈舉人是這般重情義之人”,他眼睛沒了精明,略顯滄桑,道:“吾妻七年前亡於傷寒之疾,當年如若我尋得天山雪蓮,不知能不能醫好她的病”?
沈不凡長吁一口氣,嘆道:“人世間許多事總不完美,教人活得不舒坦。結局有遺憾,自身總也要盡力而為也好問心無愧。否則往後的日子,悔恨總讓人苦惱不甘”。
許震威聽得此話,撫掌而笑,道:“沈舉人不愧是讀書人,所講之話直往人心尖上撞”,竟是難得露出活潑的一面。
“總鏢頭,你們出了長安城直往金城今蘭州),而後沿著涼州今武威)往嘉峪關西行,對嗎”?沈不凡憑著記憶詢問到。
“不錯,我們在金城就要分別,天山在西寧溫措布今青海湖)左右,走安夷今海東市平安區)破羌今海東市樂都區)的方向。那邊當地牧民純樸,應當無礙”。許震威一生走在西行路上,當世很少有人對那邊的瞭解有他那麼深刻。他也樂於和沈不凡這個舉人探討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知道這些對沈不凡很重要,細節方面講解的格外仔細。
車隊人多事雜,行走速度緩慢。在許震威的要求下,沿路警戒森嚴,開道斥候性質的鏢師沒有打出安全的訊號前,整個車隊絕不憑著僥倖往前。
途中別人還好,唯獨永善堂的幾個跟班夥計牢騷沸騰,在其管事和許總鏢頭的彈壓下才得以平復。
如此這般,費了六七天的功夫過鄖西、山陽,在距離商洛縣城三十里的鄖嶺腳下歇息。
九月底的鄖嶺天氣陰冷,樹枝都已經光禿禿的,偶有大風吹過,衣著單薄的人凍得抖上幾抖,急忙悶頭去加外套。
車隊停在路中間,背靠鄖嶺,眾鏢師原地不動呆在一旁。隨身攜帶的乾糧已所剩無幾,伙伕們趕緊生火做飯食。
“許總鏢頭,此地離商洛縣城不過二三十里,大夥兒加把勁兒忍個半天也就到了,何必在此歇息耽誤”?一路下來,沈不凡知曉許震威不是流於表面之人,是以面對此景出言相勸。
許震威果然毫無怒色,反而有些無可奈何道:“沈舉人端的是好眼力,知道如此這般會有隱患。我又何嘗不是?只是那跟對隊的三個商家管事都來訴苦,非要歇息吃點熱食,否則實在是走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