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略微點了點頭,隨即便向著政哥詢問道,“父皇,兒臣覺得應當調整大秦的賦稅!”
趙勝本就打算尋政哥商量賦稅之事,現在政哥也已經登門,不如干脆便說了吧!
政哥聽到後,眉頭也是微微一皺,如今可不是貿然調整賦稅的時候。
“你想如何調整?”政哥挑了挑眉,沉聲詢問道。
“如今大秦的賦稅三分取二,兒臣想要將這個稅收調整為十取一!”趙勝仔細留意著政哥的臉色,可不想惹得政哥不悅。
政哥強忍不悅,沉聲詢問道,“你可知,九原郡與隴西郡,還有南下的百越大軍,有多少士卒?”
“八十萬!”
“徵收的徭役又當有多少人?”政哥再一次沉聲道。
“近百萬人!”
“養這麼多口人,需要多少糧,多少錢?”
倘若不是因為所需,稅收也不會這般高。
“父皇,如今六國剛剛破滅,百姓也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兒臣認為父皇,步子邁大了!”趙勝沉聲道。
百姓在如此沉重的賦稅之下,恐怕食的都與豬狗一般。
政哥聽聞此言,更是瞪大了雙眼,在思緒一方後,也是直嘆氣。
在這時,趙勝繼續補充著說道,“大秦之所需,兒臣有解決之法!”
聽聞此言的政哥,也是不由得眼中冒出了精光,再一次詢問道,“當如何?”
“鼓勵經商!”
一旁陳嚴,更是一臉吃驚的望著趙勝。
重農抑商的政策恐怕在大秦也早已深入骨髓。
而趙勝又提出鼓勵經商,政哥也一下子難以接受,但是趙勝竟然如此說,看來應當也是有自己的原因。
“繼續說!”
只見,趙勝繼續沉聲道,“商人將會帶動大秦的經濟的發展,而相對應的,商人的收入增高,賦稅也可以因此而上漲!”
“現在百姓家中更是有了曲轅犁,原先的直轅犁需要三人合力才能犁地,但是曲轅犁僅需一人,在糧草尚未豐收之時,家中的壯男,可以說是一段空缺無事可做的時間。
兒臣認為,因在大秦置辦作坊,從而吸引百姓做工,從中獲得賞錢!
民富則國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長時間必然會不滿如此沉重的賦稅與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