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尊崇儒學的儒生與尊重法家思想計程車子,竟然並排而坐。
這是令淳于越所想不到的。
因為在淳于越一直以來的認知當中,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便是對立的。
只見,另一名士子更是沉吟道,“叔孫通先生言,法家與儒學,更有長處,更有短處,兩者互補,才是對於大秦有利的思想!”
聽到叔孫通後,淳于越黑下了臉,沒想到叔孫通竟跑到大秦學府授人學業。
“儒學經典,豈是法家所能比的!”淳于越一時間也是失聲道。
只見另一名專注法家計程車子起身不滿道,“老先生,你這想法可是有些迂腐了,我等這些人都在讀聖人書,讀百家書,法家思想比儒學更加能用於治國,治民,法不容情,嚴厲的秦法之下,這樣的大秦也才是秩序炳然,無人敢冒犯秦律,對於犯法者,更是施以秦律處置!”
“儒學未嘗不能治於大秦!”作為儒家思想的狂熱派,淳于越也是據理力爭道。
先前的那名儒生也是沒有出言反駁,反而對法家思想表示出了支援。
稷下學宮正是如此,不論對錯,但可辯法。
百家思想都可相容,學府的宗旨更是提出百家思想更有長處,更有短處。
取長補短,也正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老先生,那我問你,倘若大秦出征時,秦軍中有了逃兵,按照法家的思想應當嚴格處置。”
“倘若這名逃兵是家中有重病的老母親需要贍養時,儒家應當如何?”
淳于越也是一時失了聲,按照儒學的角度上來看,應當不追究這名逃兵的責任。
淳于越繼續逞強道,“此人孝順母親,功大於過!”
淳于越的話則是在自己聽起來也是相當的沒有底氣。
反觀另一旁計程車子,卻是忍不住獰笑幾聲,沉吟道,“試問,此人做法人人效仿,大秦當如何?”
士子見淳于越不語,於是繼續沉吟道,“大秦的動員力將極低,大秦的國力也正會因此衰敗,長久往昔,老先生還能為儒學能夠治國嗎?”
士子雖提出事例,反駁淳于越的觀點,並且懟到淳于越啞口無言。
淳于越更是忍不住想要顯露自己的博士身份,但是細細想來,如此也只會給自己丟了面子,更給儒家丟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