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是現如今不可避免的一個情況,大家還沒反思,讓座到底對不對?
老人們,是否可以體諒一下現如今壓力這麼大,年輕人不僅是事業上工作上的壓力,也有心理上掙錢、買房、買車、找媳婦的壓力?
要是正常情況下,給老人讓個座,那是一定的。
但若要使老人不分好壞,管你累不累,管你擠不擠,也不管你是上班高峰期?就是拿著不花錢的老年卡,一百米都要擠公交擠地鐵,那就不好了?
我們尊重老人,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否老人也應該體諒一下年輕人?
所以……
這種理解錯誤的弱者同情論,王夢覺得一定要表示一下,不能太盲目?要是你是當事人?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還會大言不慚的胡亂開罵嗎?
不過……
王夢知道,原版的《搜尋》只在中國有點轟動性,並沒有在世界上去的好成績,關注的也不太多。
王夢就不一樣了,這逆天的腦袋瞬間就想到了好點子。
王夢想的是,有兩個劇情的沖突,最後兩位‘當事者’莫名的遇到了一塊。兩個同樣被人誤解的女人相互交流相互傾訴,來給大家展示一個這樣的話故事。
這種講述的故事的形式,猶如《阿牛正傳》。
劇情中第一個沖突是中國版的,一樣是一位女白領莫名受到攻擊,暴力。此後被人人肉搜尋,導致公司開除,家庭支離破碎,總之有點慘。
而另一個是發生在美國,這次把老人換成了小孩。
一個很壞的小孩,‘耍流氓’性質的騷擾了一位女士,忍無可忍的女士把小孩推到了。
正好家長看到了,不分青紅皂白的家長,就開始站在大義的制高點,來攻擊這位女士,還不巧被一位攝影愛好者記錄了下來。
就這樣這位美國女士一樣被社會輿論攻擊,被公司開除,朋友嫌棄,幾次要自殺。
後來牽扯到信仰,這位女士多次和教父傾訴後,教父用信仰啥的化解了她想自殺的念頭,讓她走出去看看,去一個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感悟一下心靈也有美好的地方。
就這樣,這位美國人來到了中國的西藏,那個朝聖的地方,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而中國的這位,或許只有家人還相信她,睿智的老父親一樣讓她消失一段時間,去旅遊一下。她一樣選擇了西藏。
就這樣兩位‘受害者’相遇了。
不同的遭遇,一樣的受到陷害,兩人的傾訴成了故事展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