孬兵階段的許三多不被人認可,錯事做得太多,想要自尊也難。連長的每一次刺激都是心靈開刀,哪壺不開提哪壺。
班長和戰友連激帶蒙,幫助他完成了單槓上的奇跡,強人資質開始嶄露。
從那以後傻小子做起尖子一發而不可收,盡管拿的榮譽超過一個標準班,但是流的眼淚卻超過一個加強排。
許三多的肉身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孩子,骨子裡還是榕樹鄉的三呆子。
他的成長之路註定多災多難,班長複員,被迫斷奶。步入步兵巔峰,第一次執行任務就讓他把自己的人生顛覆了一次。
被迫一日千裡地成長,掙脫泥潭的那一掌竟然又是連長的一頓痛罵。
許三多太過強大,因為他是個偏執狂。
他遭遇了太多我們亟待擺脫的困境,也集中了太多淳樸的本質。”
總之……憨、傻、孬、木訥的許三多,瞬間成了一種文化。
不過……
任何事情都有反面的,贊揚許三多的很多,同樣覺得不現實也有很多。
一片名為——【我們都是成才的現實體現】文章。
為劇中的成才抱打不平,文章說道:——
“許三多的精神值得深思和學習。不過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現實中又有幾個這樣的勵志故事讓我們學習呢?
本人不否認許三多的精神,卻不敢茍同許三多的態度。
若真的說起來,成才才是我們普羅大眾中最成功的一個,他有野心,有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如何做。
後面成才的浪子回頭,個人看來,是對‘莫須有’道德輿論的妥協,是具有教育意義卻不含有現實價值的。”
這樣的案例很多。
正是有說好的,有側面點評的,有不認同的,才讓《士兵突擊》火了起來。
因為這樣有話題。
一方面的全部說好,或者一方面的全部說不好,是沒有討論意義的。
只有兩方看法不同,才會有爭議。
但是……不管怎麼說,《士兵突擊》火了,藉助王夢的贊賞,和追夢影片的播出火了。
為此華誼和八一的投資方,懊惱不已。
沒想到,好好的一個經典,就這樣不小心錯過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是王夢和追夢影片成就了《士兵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