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好人》大致描述了:
三峽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的重慶奉節縣城,迎來一男一女兩個山西人。
男人韓三明來自汾陽,是名忠厚老實的煤礦工人,來奉節為尋十六年未見的前妻。
前妻是他當年用錢買來的,生完孩子後跑回了奉節。尋前妻過程中波折不斷,韓三明決定留下來做苦力一直等到前妻出現。
女人沈紅來自太原,是名沉默寡言的護士,為尋多日不曾與自己聯系的丈夫而來奉節。
丈夫與她的夫妻關系早已是有名無實,這點她雖然深知,仍想讓丈夫當面給她個說法。趙紅的找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丈夫在有意無意地躲著她。
韓三明和沈紅雖不認識,卻因為要做相對意義上的“拿起”與“舍棄”抉擇,在冥冥之中有了某種神秘的聯系。
前世的《三峽好人》作為金獅獎的得主,王夢看過好多次。
此片導演賈樟柯特有的寫實風格,在中國導演中算是特殊的。
而且賈樟柯特別有汾陽情節,幾乎一半以上的影片都是在汾陽取景拍攝。
前期拍攝完成的《三峽好人》可以說默默無名,直到一朝成名天下知。
和寧浩一樣,賈樟柯同樣是默默無名,到名滿天下。
而且未來的賈樟柯,依舊延續了寫實拍攝的風格。
從《三峽好人》後,直到13年的《天註定》再次火熱起來。其中的七年並沒有大熱的電影。
這和賈樟柯的性格分不開,典型的文藝範,執著的藝術探討者。
王夢大體的看了一下劇本,沒有太大的出入。
不過細節的描述幾乎沒有。
賈樟柯和王家衛很像,不喜歡被劇本牽扯住,喜歡根據拍攝時的靈感來改變。
這樣的導演還有一個叫——姜文。
這三人都屬於天才型的導演,的確很厲害,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不過,賈樟柯有個好處,比起姜文和王家衛,賈樟柯沒那麼“任性”。
姜文和王家衛只要你給他錢,他們會換著方式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部來一遍,至於最後剪接時用那一條,就說不定了。
就像當初王家衛的一部《阿飛正傳》直接把投資人坑的吐血住院。姜文的《鬼子來了》和《太陽照常升起》,要不是製片人斷了奶,姜文或許會拍一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