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觀眾反感?
因為說的很高大上,高大上了就會不現實,不現實了就會有人不喜歡。
畢竟,大多數觀眾還是喜歡直接點。
甚至!大家更能接受王夢一怒為紅顏而拍電影。
什麼樣的場合說什麼樣的話,很有必要。
這不,記者就感覺王夢說的很好,甚至還回味了一會。
過了一會才繼續採訪道:“那麼,這就是王導心目中的電影人,應該有的態度嗎?”
王夢一笑:“態度算不上,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如果非要說什麼是電影人的態度?我覺得,電影人應有的態度就是不妥協……”
王夢又說道:“劉記者你應該明白,很多電影都變味了,不再是導演心目中的電影,而是為了賺錢,為了票房的電影……”
“而很多導演為了資金等等很多原因,學會了妥協。所以有時候電影成功了,電影賺錢了,也不再是導演本初的想法。這時的導演是寂寞的,因為他的心聲沒人採納,而妥協過後的成功不是他的心聲!”
準備充足和上一世看的採訪多了,所以王夢信手拈來。
說的劉記者一愣一愣的,感覺好有思想的導演,好有才華的導演。
其實王夢也不是胡亂說。
他說的這些,的確是很多導演的心聲。
有些導演,就想拍出一個大家看不懂,卻自己喜歡的電影。
但是!這樣的想法十幾年前還可以。
現在嗎?少了。
現在!都是賺錢成為了第一準則。
這樣的情況不只是中國,甚至米帝。
你可以看看,2000年以後,有那個電影,可以算得上偉大的電影。
中國的——《活著》《霸王別姬》《鬼子來了》《秋菊打官司》等等,都是2000年以前的。
米帝的——《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教父》《天堂電影院》甚至《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大製作,都是2000年前的。
歐洲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美麗人生》《弗蘭肯斯坦的肉與靈》等等,都是2000前拍攝的。
2000年以後除了諾蘭的,蓋裡奇的。
甚至!算上卡神的《阿凡達》,也幾個算得上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