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拍第二天,盡管昨晚討論到很晚,王夢一如既往,早早來到了劇組。
檢視了一下今天的拍攝流程後,半個多小時過去了。
王鵬趕到的時候近八點了,手中那種一砸報紙。
“王導,你看看這是這兩天關於我們的新聞。”王鵬把報紙遞給了王夢。
“這麼多報道?”王夢倒是很驚訝,沒想到會有這樣多的新聞。
不過……
開啟大體觀看了一下,臉色變了。報道幾乎全是幾位主演的花邊新聞,只有寥寥幾個談論電影。
不過,並非沒有好處。
比如,報紙上並沒有王夢想象中的唱衰,幾乎都是很中立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最離譜的無非是【中國電影】的報道:
【探索還是炒作!?】。報道中描述的,可以得出無數解答,這樣‘標準’意義上的報道,就沒有出錯的可能,因為可以得出無數結論。
“本報昨日探訪了上戲新人導演王夢的劇組。採訪了這部標為‘世界第一軟科幻劇情片,中國第一部 科幻話劇片’……”
“透過這個標題讀者們可以看得出,這是一部標新立異的影片,與昨日正式開機。據本報真實採訪,潘紅、趙友亮、李兵兵等人的劇透,眾明星一致對電影的劇本給與好評……”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此片總投資不足100萬。大家或許會問,科幻電影不到100萬的投資?這可能嗎?同樣這也是本報記者不解之處。”
“本片導演王夢,是一位在校生。當然,本報絕非懷疑年輕導演的能力,對於勇於探索的精神,本報是給予大力贊賞的……”
看完之後王夢心說“尼瑪,整個報道,居然連影片名都沒有出現,通篇亦真亦假的兩可說法,讓讀者看完都不知道說的啥。”
而另外幾份報紙,大體都是這樣的報道,反正出現了無數的‘知情人士’。
總結一下,這尼瑪竟然比劇組的工作人員都多。
“什麼據知情人說透露,某李性導演說年輕導演嘩眾取寵……”
“什麼知情人士透露,某演員曾拒絕參演本影片……”
“什麼知名大導演說,年輕導演就要有這樣創新的勇氣……’
說好的說壞的都有……
其實這樣也不錯,不管是看好或是唱衰,報道了就是宣傳,就怕無人問津。
不過,王夢倒是從好幾份報紙中,看到了《熊出沒》的訊息。而且,比起《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來,《熊出沒》就好多了,幾乎一片贊譽。
一邊是贊譽,一邊是不看好,王夢都不知道高興呢?還是難過?
“不要管這些,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拍好電影,用實力去擊碎一切質疑。”王夢把報紙遞給了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