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們聽說了嗎?那個王夢又出名了。”
“早就聽說了,不是要拍攝一部電影嗎?聽說得到了導演系的大力支援。”
“我聽說,王夢和導演系的盧主任有關系,嘿嘿……你們懂得?”
“不會吧,那個王夢竟然這樣,看上去人還很不錯啊。”
“那個表演系的江舒影你們知道吧?就很漂亮的那個,聽說是王夢的女朋友,這江舒影真是瞎眼了,我哪點比王夢差?”這貨說完後遭到了大家的鄙視。
“不過王夢的確很有才,那個《熊出沒》就是他的創意,再加上人家裡有錢,找個漂亮的女朋友很正常……”
“且!指不定是他爸媽故意成全兒子呢!”
…………
八卦紛飛,各種強制性補腦,迅速的在校園傳開了……
其實,王夢也料到自己會火一把,還是得到了全導演系力挺的火。
至於盧主任所說的驚喜,的確把王夢刺激的不輕。
當王夢來老盧這討論演員時……
盧主任幾人經過鄭重的考慮,不僅支援王夢的拍攝計劃,而且覺得dv拍攝沒有面子,或者說糟蹋了一部好電影。
於是決定,用交卷拍攝。
並且從學校的青年導演基金會裡,拿出五十萬作支援。而經過精確算計後,這部小成本的電影需要八十萬的預算資金。
至於剩下的資金,就需要王夢自己考慮了。
王夢也有了大致的計劃,因為,整部電影需要的裝置場景很簡單。
所以,就是拉廣告贊助也沒幾個機會。
無非就是汽車、酒、手機等的贊助,可以給贊助商幾個特寫的鏡頭,最終選定了位於上海的德國大眾。
有整個導演系的支援,大眾也是很上心,在敲定了幾處必須的特寫鏡頭後,大眾汽車廠決定拿出二十萬的投資。
雖然德國人很嚴謹,不過德國大眾駐中國地區總裁,丹尼爾.塞爾普看完劇本後覺得很不錯,畢竟王夢的宣傳口號可是很高大上。
“世界第一步軟科幻片,中國第一步科幻片。”
這一聽很高大上不是。
剩下的十萬,茅臺酒廠的五萬,這是電影中必有的橋段。三萬是中華卷煙廠的,也要三秒鐘特寫。剩下的兩萬側是華為手機的,是主角給自己的學生打電話時用到的,幾秒鐘的鏡頭。
雖說有導演系的支援,但是就這些工作,王夢花了一個星期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