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對,如果三萬遊魂這麼容易再變怨魂,那隨便來幾個心懷不軌之人在金陵城大鬧一場,金陵城豈不會輕易變成鬼城?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
黃道長沉聲道。
“有陰人從中作梗!”
我和寧楠楠沒有打斷他,聽黃道長細細講述。
“一開始,我們所有人都認為,兩個身著日寇軍服的青年,只是不顧民族感情和歷史的精日分子。”
“可警察抓住他們審問後,卻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他們兩個之所以如此膽大包天,除了本身是精日分子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
“有人出錢,讓他們這麼做。”
有人出錢?
這個原因,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我第一個想到的。
“是不是境外反華分子?”
自改革開放,華夏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經濟突飛猛進。
華夏人民,自然是喜聞樂見,樂於如此的,但對於某些反華國家,卻是見不得華夏變好。
這些年來,他們暗中用盡了手段,激化國內矛盾,做過的惡事數不勝數。
他們能策劃出這種事兒來,並不奇怪。
黃道長搖頭。
“這次,恐怕還真不是這夥人做的。”
“我們起初也懷疑過,可在兩人被抓住不久後,金陵城又出現了類似的事情。”
“有人身著日寇軍服,『操』著日寇語言,在當年的屠殺之地大肆辱罵、叫囂。”
“這些人有些逃掉了,有些被抓了,審問的結果,都是他人花錢請他們這麼做的。”
我聽出了事情的不對勁。
黃道長繼續往下講。
“而且我們在金陵城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符號。”
“這些符號,與尋常符籙完全不同,似乎是一種印。”
“這些印,似乎能擴大遊魂們的怨氣,他們被這些身著日寇軍裝的混蛋一激,怨氣便遏制不住了。”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