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懸,你有感覺嗎?我好像有一點壓抑。”
我點頭:“我也是。”
我轉向黃道長:“道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黃道長嘆了口氣。
“兩位可知,這金陵的沉重歷史?”
金陵的歷史,我是瞭解一二的,但說到沉重,我首先響起的,是戰勝時期的大屠殺。
“您指的是,金陵大屠殺?”
黃道長沒有說話,而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他這一肯定,我的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
金陵大屠殺,那是華夏史上沉痛無比的一段記憶。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日寇鐵道守備隊炸燬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栽贓嫁禍於華夏軍隊,並以此為藉口,發動了對華夏大地的侵略,佔領華夏東三省。
史稱九一八事變。
六年後,日寇以同樣卑劣的藉口,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拉開了日寇全面侵華的序幕。
同年12月13日,當時的華夏首都金陵失守淪陷。
日寇隨後開始了連續六週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總計死亡人數三十萬!
黃道長面『色』沉重。
“被屠殺的三十萬人,都是金陵城無辜的老百姓。”
“他們死後怨氣沖天,三十萬怨魂遊『蕩』在金陵城的上空。”
“夜間,經常能聽到撕心裂肺的哭嚎聲。”
“直到抗戰結束,趕走日寇,仍舊有許多怨魂不願離去。”
“新華夏建立後,老一輩道長齊聚金陵,設下法壇,做法超度怨魂。”
“可有些怨魂的怨氣實在是太重了,無論怎麼超度,他們都不願離去。”
“正一派、茅山、龍虎山三位天師,決定在金陵,聯合召開羅天大醮。”
黃道長感嘆道。
“那次羅天大醮,全華夏的道家流派,幾乎都來了。”
“無論是武當、長春觀、普德大廟、玉皇山福星觀、清華觀、玉泉院、八仙庵、白雲觀、崆峒山,都派人前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