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秦樓春> 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 (2 / 2)

就算回鄉的路上需要承擔風險,李氏也沒有猶豫過。她已經不想再忍受骨肉分離的日子了。

秦含真見她已經拿定了主意,便也不再相勸了,只是問些小縣主與小世孫團聚後過得如何的話。

李氏微笑道:“日後也沒什麼縣主、世孫之說了,我給他們起了小名兒,就叫大郎和大姐兒。郡王妃日後也這麼叫他們吧。名字平常些,反而好養活。他們兄妹倆也不反對,從昨兒開始,便一直手拉著手在一處親親熱熱的,你叫我一聲,我喚你一句,睡覺都不肯分開。兩個孩子也都不希望再與親人分離了。所以我才決定,要帶他們回老家去的。”

秦含真不由得露出笑容來:“既然如此,我就祝你們一家路上順順利利的,大郎身體越來越健康,大姐兒也早日傷愈了。”

李氏露出了真誠的微笑:“謝郡王妃吉言。”

秦含真起身告辭,李氏親自送她出門,彷彿是不經意般問起:“先夫的後事,皇上已經說過,事後會發還給我,由我處理的。秋嬤嬤那兒,自有太後娘娘做主。不知道東宮楚良媛……眼下又如何了呢?”

秦含真回頭看她一眼:“我只聽說楚良媛已被禁足,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這是東宮內務,我又怎麼好過問?”

李氏明白了,微笑著不再多言,恭敬地送了秦含真出門。

秦含真心裡知道李氏對楚良媛的存在還是有點在意的。其實她也有點在意。只不過太後隻字不提此女,她也不好在宮中問起罷了,只能等回家後問老公了。

秦含真重返慈寧宮見太後,將自己與李氏的對話複述了一遍。她雖然沒有用心去勸李氏,但李氏已經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得很清楚了,不可能任由女兒留在京城,自己帶著兒子隨孃家親人返鄉,也同樣不可能將女兒留在宮中,她帶著兒子留在京城,坐視孃家親人返鄉。跟京城這些未必靠得住的夫家親友相比,她更願意依附孃家生活。

太後聽明白後,嘆了口氣:“既然她已經拿定了主意,哀家也不好再多言了。李氏之母既是醫官之女,想必還能照顧得了外孫女兒。只是李家人果真靠得住麼?就算他們願意照應李氏這個親骨肉,對李氏的一雙兒女又會如何看待?”

蜀王府正是導致蜀地名門李家衰敗的罪魁禍首,對於蜀王的親孫子親孫女兒,蜀王世子的親骨肉,李家人是怎麼想的呢?太後實在不太放心。

她把吳司言喚了過來,命其去查訪李家母子在京城落腳之處,親自給他們帶一道旨意過去,命他們好生照應李氏的一雙兒女,再賞些藥材銀兩,好給他們做路上的花銷,也免得他們剋扣了孩子。聽說秦含真已許諾,會讓肅寧郡王府名下的船隊護送李氏一行人回蜀地後,她連聲叫好,也決定要給塗家那邊傳話,讓塗家人多照應李氏母子些。那兩個孩子,好歹也是塗家的曾外孫呢。

塗家雖然已經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願意出人出錢出力,比秦含真這邊只派幾條船、送幾兩銀子要實惠得多,也比太後與皇帝賞賜的藥材銀錢更長久。塗家要是願意的話,派個人去蜀地做地方官,就近照顧也行。當然,這就要看塗家人的意思了。不過既然是太後的希望,眼下完全靠巴結太後立足的塗家,不可能有異議的。

秦含真就看著太後與身邊的人討論,細心周到地安排好了小縣主與小世孫將來的生活,心中只能感嘆。太後娘娘這個人,對於自己在意的物件,從來都是很好的。就算別人讓她失望了,她明面上說不會再在乎,但暗地裡的關心也不會少。就在半個時辰之前,太後還在為秋嬤嬤的後事安排周詳。如今,她又把全副注意力都放在李氏的兩個孩子身上了。太後娘娘,真的是個心很軟的人呢。

那些辜負了太後娘娘,讓她失望難過的人,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