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封遼王世子的奏摺不能指望遼王,趙碩便又有了需要倚仗王家的地方。雖然這一回的難度更低些,但他也少不得要釋出一點善意,好讓王家心甘情願地為他辦事。而作為王家眼中釘的嫡長子趙陌,暫時在京城裡消失一段時間,便不失為一個能討繼室小王氏歡心的好辦法。
趙碩的心思並不難猜,趙陌也可以理解,只是心裡難免會有些不好受。即使他曾經為父親立下了大功,也曾經為父親出謀劃策,費盡心思,一旦在父親心中沒有了用處,又成了父親的礙腳石,一樣會被搬開。趙陌心中再一次確認了,父親趙碩不可靠的本質。
至於所謂裝成賢王爭取太子支持者好感的想法,趙陌也不想多加評價。是他想得太簡單了。或許一年前的趙碩,還只想著能得到遼王世子之位,將來穩穩當當繼承遼王王爵,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追求。但經過這一年的經歷,有王家的慫恿,又親眼目睹了皇權的好處,趙碩怎麼可能還會甘心做一個小小的宗室賢王?
欲|望這種東西,一但膨脹了,是很難收縮回去的。趙陌的苦心勸說,在趙碩看來,不過是小孩子家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趙陌終究還是沉默了。他平靜地收下父親給他的銀票。未來沒有保障,這些銀票便是他將來能過上舒適生活的重要基礎。
他留意到銀票是晉地票號出具的,可見這多半不是趙碩自己的私房錢,而是外祖溫老爺給的。雖然不清楚趙碩與溫家之間又有了什麼樣的新默契,但對趙陌來說,都沒什麼差別。
遼東王府那邊,是冷漠無情的祖父與繼祖母、叔叔們;大同那邊,是早已決定了依附父親,對其言聽計從,對自己卻狠得下心的外祖父;相比之下,趙陌若真的要在京城以外生活,江南似乎並不是一個糟糕的選擇。
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並沒打算老實聽從父親的號令。他會在什麼地方生活,這取決於承恩侯秦柏會在哪裡,秦家三表妹秦含真會在哪裡。趙陌如今只相信他們,半點兒都不想離開他們身邊。
趙陌表現得十分平靜,趙碩也不知是不是就真的認為他乖巧順從了,還在那裡笑吟吟地拉著他說些家常話,又提起小兒子小三兒。
自從太後壽辰過後,趙碩接二連三遇到大事,沒多少功夫去關注才出生不久的小兒子。但日前蘭雪瞅住他一個空暇,命人請他過去看孩子,小三兒這個出生時經歷了大兇險的小兒子,竟出落得比他想象中更加結實強壯,那白白胖胖的模樣,讓人一見就歡喜。
小兒子還十分愛笑,從他進屋開始,就一直在笑,笑得很歡,蘭雪連聲說:“可見我們三哥兒喜歡大爺呢,真真是天定的父子緣份。”趙碩聽了她這話,對小兒子的喜愛也多添了兩分。
趙碩原本打算給小兒子起個小名叫“小三兒”,蘭雪嫌太粗,更想叫他佳哥兒。可這佳哥兒的名字又重了小丫頭佳兒,偏偏這小丫頭的名字還是趙碩定的。趙碩覺得,這是在為小兒子祈福,沒看蘭雪先前生孩子那般兇險,他這邊才一定下佳兒的名字,小兒子就平安降生了麼?可見這是天意。因此,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讓佳兒改名。
蘭雪萬萬沒想到生産時演了一出戲,本來是想陷害主母的,結果小王氏只是捱了幾場罵,王大老爺一來,她的地位就穩如泰山,自己反倒落不了好,還錯過了擒拿遼王府奸細的大好立功機會,如今又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連親生兒子的小名兒都無法稱心如意。這口氣憋在肚子裡出不來,又要維持賢良淑德的形象,蘭雪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這口氣吞下去。她拗不過趙碩的意思,只得放棄佳哥兒這個中意的名字,又嫌“小三兒”不好聽,便改叫了三哥兒。
趙碩對此無可無不可,在他看來,小兒子的小名兒是叫“小三兒”還是“三哥兒”,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不過蘭雪堅持要請太後來為三哥兒起大名,就讓他有些頭痛了。
他向嫡長子趙陌抱怨:“太後娘娘如今哪裡有閑心給你弟弟起名字?若他是你繼母所生,倒還罷了,偏是庶出的,生母又是通房出身。當初因著他與太後娘娘是同一天生日,太後高興時,我順嘴提一句,也就罷了。如今蜀王出事,不日便要返回蜀地,太後一面生他的氣,一面又想起蜀王是因為與我相爭,才鬧出這等不體面的事體,不遷怒於我,便已經是走運了,又怎會還記得給我的庶子起大名?橫豎你弟弟還未滿月,這事兒也不必急,先叫著小名吧,等過兩年,他大了些,若是那時太後娘娘對我還算和氣,再求一個恩典也無妨。”
趙陌眨了眨眼,微笑道:“父親直接給三弟起了大名又何妨?若為了三弟的大名,求了太後娘娘的恩典,等到夫人為父親添四弟、五弟的時候,又該怎麼辦?難不成都要去求太後娘娘的恩典?”
趙碩愣了一愣,他先前並沒有想到這一茬。如今想想,確實不方便每個兒子都去求太後賜名,小三兒的大名,他之所以打算請太後來起,也不過是因為小三兒恰好在太後壽辰當天出生,與太後是一個生日罷了。換了是其他日子出生的孩子,太後只怕也未必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