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笑道:“可不是過了明路麼?皇上特地叫他老子把他送回咱們家來,還送上了行李。說是已經打發人回遼東王府去了,過些日子,就會把他從前使喚慣了的小子丫頭們派過來。有這麼一出,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老子把兒子交給你祖父照料了,看到時候還有誰敢上門來鬧事!”
秦含真聽得有些迷糊:“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趙陌便簡單扼要地為她作了說明。
皇帝召他進宮後,因要早朝,就先讓他去了慈寧宮拜見太後、太妃們。他是宗室晚輩,也是太後、太妃們的侄孫。因他長得好,言行舉止都十分有禮,又有眼色,太後、太妃們都挺喜歡的,還賞了他不少東西呢。她們大約也是聽說了王曹的事,對王家與小王氏的作派有些許不滿,特地安撫於他。期間,皇帝後宮中的一位王嬪娘娘到慈寧宮來請安,還被太後給打發走了,避而不見。趙陌從宮人那裡聽說,這位王嬪娘娘就是小王氏嫡親的姑姑,進宮已有多年,膝下並無兒女。往日她在太後、太妃們面前還是挺有臉面的,但今兒因為王家行事不當,她在慈寧宮就受了遷怒。宮人表示,太後、太妃們都是極講究規矩的,素來看不慣這種害人子嗣的做法。
先帝時,後宮中何皇後、李貴妃、嚴淑妃等有子的後妃狠毒不賢,可沒少禍害其他妃嬪和皇子們。如今存活下來的先帝後宮,有幾位沒吃過她們的虧?更何況,皇帝都已經下了旨意,聖意清明,她們自然也要拿出態度來。
見過太後、太妃們之後,太後命身邊的公公親自給趙陌領路,帶著他去了乾清宮。期間在半路上也曾遇到過後宮中人,但遠遠地瞧見那位公公,就沒靠上來。因此趙陌也說不清楚,他差一點遇上了哪位後宮貴人,只知道一路上都走得很順利罷了。
他在乾清宮晉見皇帝,過程也很順利。皇帝見了他,受了他的禮,就馬上讓他起身了,先是問小舅子永嘉侯秦柏這幾日過得如何,秦家三房眾人如何,然後才道:“朕已經知道你的事了。”接著第二句話便是,“你受委屈了。”
趙陌差點兒就要落下淚來,好容易才忍住了。
皇帝問他可知道王家那邊受到的處置了?他可有不滿?趙陌自然不會說不滿意的,反而說皇帝聖明。
誰知皇帝又問他,自己怎麼個聖明法?他差點兒丟了性命,結果皇帝只是輕輕罰了王家,罰俸降職罷了,根本就不痛不癢的,還下令不許公開審理此案,致使王家的罪行未能大白於天下,他心中就真的沒有不滿麼?
秦含真聽到這裡,忍不住叫起來:“這個是陷阱吧?皇上是故意這麼問的?”
趙陌怔了怔,旋即笑道:“表妹這兩個字用得好,可不就是陷阱麼?”
趙陌當然不會被這麼淺顯的陷阱給坑了。他進宮前就跟秦含真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想得明白,到了皇帝面前,又怎會犯錯?
他向皇帝表示,自己真的沒有不滿。一來,自己並沒有真正中了王家的算計,皇帝卻已經處罰了首惡,為他出了氣;二來,王家的私心上不了臺面,真的公開審理了,王家固然是會大失顏面,但提拔、重用王家子弟的皇帝,也會有失察之嫌,未免有損皇帝的名聲;三來,王家只是長房行事不當,二房王侍中卻是無辜的,又與秦家有親,這是為保兩家姻親顏面,畢竟出面告狀的秦仲海是王侍中的外孫女婿,總不能讓他被人非議不尊長輩;四來,則是王家膽敢行此惡事,不過是仗著自家有權有勢罷了,皇帝削其權勢,令其反省,就已經是重懲了,順便還保全了老臣,這是皇帝的仁慈。
如此,趙陌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順便拍了拍皇帝的馬屁。皇帝是否被拍爽了,沒人知道,但他當時的心情確實很好,龍顏大悅,還誇趙陌小小年紀就聰慧過人,是老趙家的千裡駒呢。
皇帝誇完了趙陌,就許下了一個諾言,讓他只管安心在秦家跟著永嘉侯秦柏讀書,不必擔心他父親那邊,也不必擔心遼王府、大同溫家還有王家等會有什麼異議。等到將來他父親趙碩有了第二個嫡子,皇帝會對他有所安排,不會讓他沒了前程的。
秦含真不解地問:“皇上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