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空氣並未像想象的那麼潮濕,很幹爽。不大會便走到了大門前。
閔笙從袖子裡摸出那根銀針,相比嚴絲合縫的木匣子,這個門鎖就輕而易舉多了。門開啟後,應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倉庫,四角點著長明燈,角落裡堆著雜七雜八的工具和廢棄的木材。
然而最惹眼的卻是倉庫中間密密麻麻堆滿的一個個麻袋。擺的整整齊齊,映著微弱的油燈,紮的緊緊的麻袋口泛著瑩白的光。
司嗔嗔轉頭跟閔笙交換了一下眼色,兩人默契的走到麻袋堆跟前,手腳麻利的解開一個個袋子挨個檢視。
果然不出所料,整整一個屋子裡,全都堆滿了從沿海地區走私來的官鹽。這個藏在佛像地下的倉庫,就是江南巡撫倒賣走私的最有力證據。
發現了這個秘密後,兩人迅速回到住處按照木匣子裡的單據原模原樣的造了一份假單據,悄沒聲的掉了包。
再說回溫啟華那邊,即便淩裕與暗衛發現了江南巡撫運送官鹽處境的秘密,卻缺少實錘無法定罪。調查彷彿陷入了僵局。
現如今,調查期限快到了,若仍沒有進展,回京便無法交差了。溫啟華先前跟武帝立下的誓也將無法兌現。
他端坐房中,手指摩挲著做工考究的茶杯,目光停留在碧波蕩漾的茶水面上,思緒越來越遠。
究竟如何才能在不打草驚蛇的前提下拿到夯實的走私罪證呢,這個江南巡撫背景強硬,家世顯赫,自走馬上任以來手底下的官員們無不維他馬首是瞻,搜刮民脂名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即便江南隱居著頗有權勢的幾大世家,也並無公開與這個巡撫作對。
對,世家。溫啟華將茶杯往桌上一頓,一時茅塞頓開。
這幾日盡顧著從外面打聽調查走私案的蛛絲馬跡,竟忘記了溫家這個最大的籌碼。溫家世代從官,到溫啟華的父輩開始官至當朝丞相。滿朝文武無不以禮相待,忌憚三分。
而溫家在江南一帶可以算是幾大世家之首。雖說並未參與到這樁官鹽走私案中去,卻難保江南巡撫當時為了打點人情拉攏溫家。
想到這裡,溫啟華緊皺的眉頭略微舒展開來。“淩裕。”聞聲而來的心腹恭敬的立在身前,低聲道,“大人有何吩咐。”
仔仔細細的將自己的計劃說給淩裕,淩裕聽完後深深看了主子一眼,不得不佩服他的心思細密,心裡更多了幾分敬佩。
待淩裕領命退下後,溫啟華手中的茶也涼透了。他隨手潑在地上,又拿起茶壺續了一杯。
這回無論如何,也能牢牢抓住江南巡撫的把柄了。他望著窗外的夜色,眼底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這些掙著昧良心錢的官員們,好日子快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