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逐一演示了一圈動針線的基本功後,開始在階梯教室迴圈踱步,隨時指點,隨時糾錯。
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有中途退卻的,還有兩個吱哇亂叫的,直接把手指頭紮出了血滴子。
小梅佈置的作業是,自己能獨立認針穿線,能縫一行直線,再縫一個圓圈,第一步就算完成。
簡單的連幼兒園小朋友都能做到的程式,竟然直接篩選掉了13的學員……
最早退出的那幾個熱心腸男生,真的送來了針線,還有兩件洗的發白的背心,隨便裁剪,給紮成馬蜂窩都沒關系。
“謝謝啦,慢走。”
李小梅把中途退卻的這些學友們送出去,階梯教室空曠了很多,也安靜了很多。
“下面我接著教簡單的刺繡手法,正適合貝雷帽……”
沒有逐一檢查,再讓她們複習改正的時間了,李小梅直接進入主題,分小組演示刺繡手法,然後留時間,讓他們自己動手練習。
都是高智商,高領悟力的大學生,學東西特別快。只要克服了之前對針線的那點兒畏難心理,對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都能掌握的刺繡技術,當然也能掌握好。
只要能過了第一關,即使刺繡的手法掌握不了,不還有釘珠的活兒可以做嗎?
“大家如果覺得可以上手了,可以先來我這裡領一頂帽子,嘗試著做一下。但是不好意思的是,我這裡只有幾張繪制好的圖案,需要提前讓同學們把圖案先勾畫到帽子上,再動手刺繡,或者釘珠。”
終於進行到了第三項,可以直接上手成品了。
很慶幸的是,在第二關,中途放棄的很少。階梯教室內,目前還足有80多個人呢。
到底是高智商的大學生,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建議“李小梅同學,我們可以採用流水線作業,對針線不熟練的同學,可以在第一條流水線上,專門複制勾畫圖案在帽子上。其餘同學根據釘珠和刺繡的不同,再分成兩組。”
然後,又有人補充“繡線需要換色,也應該有專人來分揀,不如在刺繡這一組,再另外分出人手來……”
“李小梅同學,我發現,把貝雷帽上的刺繡圖案,分塊兒分人來加工,效率應該更高……”
於是,很快的,80多個人分成了幾組,圍成一個大圈。每個人有自己細致的分工,做完之後迅速傳給下一個同學,下一個同學也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內的那一塊兒顏色的刺繡或者釘珠,然後傳給再下一個同學,真的採用了流水線的作業。
忽悠的最熱情,貌似最懂行,其實拿起針來就像拿槍一樣的楊寧,主動坐在了第一條流水線上,用一張薄如蟬翼的複寫紙,一遍一遍去勾畫圖案了……
“你們簡直……簡直太棒了!”李小梅的激動之情久久難以平複。她坐在了最後的崗位上,負責檢查貝雷帽刺繡和釘珠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修補糾正。
第一次做針線,第一次合作完成作品,這效果怎麼說呢?即便是在同一個人手中描繪出來同樣的圖案,再經過好幾個人的刺繡或釘珠之後,送到李小梅面前來的成品,也都表現出環肥燕瘦,各展風姿……
“李小梅,我們做的行不行啊?過關嗎?影響銷售嗎?”同學們也都能看出來,每一頂貝雷帽上的圖案都有大大小小的差異,所以也很擔心。
“咱們目前的成品,做工確實算不上精細,但是,自有一股子樸拙之美,這也很難得的。我相信,會有顧客能欣賞這種美的。”
如果一味的貪圖做工精細,千篇一律,那不如直接送到繡花縫紉機廠去加工好了。李小梅知道,外商之所以一開始就盯準了貝雷帽,就是因為它的刺繡純屬手工,每一頂帽子,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所以,她對這效果很滿意。尤其是對於時間和速度,她之前從來沒有敢這樣想象過,帶來的一百頂貝雷帽,竟然可以如此快速的完成了,手錶上的指標,還沒有指向十點鐘呢!
但是也有讓她難做的地方,她本來計劃的是,根據每個人交上來的成品計數來付錢的,現在是80多個人,流水線作業,錢可不好支付啊!
532寢室老大的底線
“這樣吧,我們今天只是練手,從明天再開始算費用。我請大家每人挑一頂最喜歡的帽子作為留念,可以自己戴,也可以送朋友。我覺得,應該特別有紀念意義。”
“烏拉!我的處女作!我要自己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