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笑著說“參加了好幾場的初賽,膽子早就練出來了。這東西,主要是平常的積累,不需要臨時抱佛腳。而且也沒佛腳可抱,據說,正式比賽的時候,不會提前給你內容讓你有時間準備,考的就是臨場發揮,所以,我跑回來接毛毛回去,影響不了什麼。”
“那就好,煩凡事兒你多盡力,結果怎麼樣也不用太在乎,就當是多鍛煉吧,多長見識。家裡一切都好,你在外面不用擔心,也不用老是惦記著回來看看,要是有什麼事兒的話,我會給你給你姐打電話的。”
李父的殷切叮嚀,讓李小梅的心裡暖暖的。
剛才,她踏著夜色開車回來,看見老父親在衚衕口等著,幾乎站成了一塊兒“望女石”。
家裡現在,確實沒什麼事值得她惦念,即便是惦念也幫不上什麼忙。比如,從過年的時候起,就下了決心的張若彤,現在,幾乎全部的時間都放在了孃家那邊,一邊看顧兩個孩子,一邊照應她的快餐店,日子過得緊張又紅火。
李國慶是站在老婆那一邊兒的,總是讓他在三邊跑,也確實太辛苦,所以他的大部分時間也是除了用在了自己的電氣焊小加工廠,閑暇下來,就去快餐店那邊幫老婆看孩子。
之所以這兩口兒態度如此堅決,是因為看到了兩個孩子在一起集中撫養的好處,寶兒貝兒如今相處的融洽親密,真正有了雙胞胎的心靈相通的意思,這很讓做父母的欣慰。
像年前的那種情況,兩個孩子分開,在李家一個,在張家一個,在彼此的家裡被寵的無法無天,到了另一個家裡又處處不順心,那種場景,是張若彤和李國慶再也不願意看到的。
李母偏待寶兒,這幾乎就成了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很難轉變。張家那邊則不然,寶兒到了張家沒幾天,張家兩口就把寶兒放在了跟貝兒相同的位置,兩個小家夥的一樣吃穿用度,全部是一樣的,這讓李國慶和張若彤心裡舒服了很多。
所以,基本上,李國慶夫妻兩個是不會再讓兩個孩子在李家這邊住上一宿兒的了。
沒辦法,當爹當孃的,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女兒被忽視,自己的兒子被溺寵,兩廂總在對比,那場景,赤裸裸的紮心。
李父和李母,就是這樣清閑了下來,李父倒是還有個工作能打發時光,李母現在則是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發展,每天在家裡拾掇拾掇家務,見到回來的親人,出口就是抱怨,各種的抱怨,不滿……
432您跟我去省城吧
李母自己覺察不出來,越是這樣的抱怨不滿,兒子和兒媳婦就越是跟她離心,更不願意讓孩子們回來,長期承受她的各種嘮叨……
上了年紀的人,固有的思想很難轉變,李母從來不認為兒子和兒媳婦這樣做,是她的原因,她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張家父母的身上,認為是那老兩口太過於有心機,把自己的兒子也給哄到她家去,跟個上門女婿似的。
李小梅回來的這兩天,壓著自己的耐性,很是聽母親抱怨了幾場。
“娶了媳婦就忘了娘,老輩子說的話就沒錯,你哥原來是多孝順的孩子啊,現在可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從誰的肚子裡爬出來的,一門心思,只聽張家的話……”
“我算是白疼他了。他就差一個給自個兒改性了。他改姓倒沒關系,我不在乎,我給他們兩口子砸下規矩了,誰都不許給寶兒貝兒改姓,他們是李家的孩子,絕對不能去姓張……”
老太太的生活大概是太過無聊了,所以,不知道怎的,就自己琢磨出這麼多的戲份來。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張家當時,在張若彤結婚和生孩子的時候,都從來沒有要求過讓李國慶倒插門,改姓氏,也沒要求過讓寶兒貝兒改成姓張,現在就更不可能提出那樣的要求來了,李母這是患上了被害妄想症啊!
可想而知,老太太唾沫橫飛的,給人家兩口子砸這樣的規矩,母子之間,婆媳之間的感情,得被毀壞的多狠。
“媽,既然我哥他們自己能看顧的過來孩子,用不著你搭把手幫忙,那你跟我去省城住一段時間好不好?我哥和我姐都長大了,用不著你照應了,還有我呢,我還小呢。”
活了兩輩子的老妖精,還得撒嬌賣萌,做出一副幼稚的嘴臉,李小梅也很無奈。
李父對這個建議倒是很贊成的,他現在在家裡,是老太太唯一的出氣筒,兩個耳朵裡早就堵滿了各種抱怨與忿忿不平,巴不得老太太離開幾天,讓他也清靜上幾日,順便能拉下臉來去張家看看自己的孫子孫女。
沒錯兒,因為李母自從過年之後,就跟兒子兒媳婦跟張家弄的水火不容,他這個做爺爺的,也不好意思去張家看孩子了。
李母一開始是持反對意見的“你那裡是省城,我一個人都不認識,地方也不熟悉,我去你那裡不得跟坐監獄一樣?”
“這怎麼能跟坐監獄一塊攀比呢?”李小梅對母親的腦洞特別佩服,“省城跟在咱家這裡,都差不多的,一開始周圍認識的人少,多相處上幾天,不就多了嗎?反正您在家也沒什麼事兒做,到我那裡就當是散散心,跟我作作伴兒。”
“你還用我給你作伴兒?你的膽子能把天捅破了!在家你哥惹我生氣,去了省城,你也難保就能給我好臉子看……”
李小梅想象一下母親跟她一塊兒在省城的場景,也是一腦袋包,但是,就當是日行一善,幫哥哥嫂子一點兒小忙,也給父親幾天喘口氣兒的時間,她要繼續想辦法勸解。
“媽,就算我容易惹你生氣,那不還有一個我姐不是?她跟立強哥結婚這麼長時間了,上次過年的時候回來,不也說想要孩子了?我覺得你應該再去那邊催一催,如若不然啊,你想抱外孫,那時日還早著呢!”
這就是奔著死貧道還是死道友這個選擇題來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