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還必須得服氣。有的人,天生對於色彩,對於服裝樣式,敏感度高。有的人,天生是個女漢子,穿出衣服來雌雄不辨。
讓高向陽做服裝店的採購員,從魔都往小縣城發貨,她確實很難做到。
小梅點頭“能發現自己的短板,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你就成功了。”
“可是,發現自己的短板太容易了,想找出自己的長處,卻很難。”
高中的時候,還能夠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比周圍的很多同學都要強,可是,再往上走一步,進了大學,滿眼都是強者中的強者,已不由自主的就心虛了。
高向陽嘆了一口氣。再揚起臉來,又是陽光璀璨,她高聲說“不過,不用怕,我們還年輕呢,我們還可以慢慢繼續摸索,我總會找到自己的發光點的,假以時日,我高大小姐,還是最優秀的那一個!”
“我看好你,一起加油!”李小梅也動了情,她的眼睛裡熠熠生輝,裡面都是全新的希望。
好朋友的一大妙用,就是可以彼此鼓勵,彼此督促,並肩進步。
高向陽自認為是個女漢子,堅持把李小梅送到了家門口,然後自己蹬著腳踏車遠去了。
李小梅目送著好朋友的身影,許久許久。
接下來,大家都有的忙。郝佳偉和李小梅,需要到服裝店那邊,把衣服理順,掛好,做價格表,然後等著正月初十開業。
原本提議過的,在寒假裡,四家輪流吃一遍飯,現在,也都主動更改了計劃,大學四年呢,每年一個,也可以輪的過來。
高向陽會提前回魔都,她參加的那個社團有活動。張大磊家裡親戚多,他要陪著父母,走親訪友,盡盡孝道。
人生就是這樣。有分有合,有遠有近。
家裡這邊,還是很熱鬧,盡管李小梅總是盡可能的躲在外面。
張若彤下了決心,跟李母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鬥爭。她採用的方式是溫婉的,但是極有力度,絕對不允許自己再後退一步。
張若彤的決心,就是讓兩個孩子生活在一起,她都親自帶,在孃家和婆家兩邊,搗開了班兒居住。
孩子會哭,李母會鬧,張若彤統統忍下來。她不跟婆婆爭吵,她只是堅持,該怎麼做還怎麼做,想怎麼做還怎麼做。
這大概得算是“厚積而薄發”,“一發不可收拾”吧?
李小梅不知道,這段時間以來,張若彤到底忍受過什麼?所以才會猛不丁的爆發,並且堅持己見。
但是,她的心裡是支援嫂子的決定的,自己生的孩子,就應該自己養,自己每天跟孩子朝夕相處,陪伴孩子,關愛孩子。
這是做父母的義務,也是做父母的權利,爺爺奶奶不應該強加幹涉。
她也試圖勸說過母親“媽,你就別跟我嫂子爭執了,她年輕,懂得的東西也不少,她能把孩子帶好,你在旁邊,只搭把手就行,別老是想要做主,孩子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通通都認為她不行,她不對……”
只是,李母是個執拗的人,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她確認,自己才是養孩子的權威人士,她曾經養大過三個孩子,都長得個子高高的,身體壯壯的。而張若彤呢?兒媳婦再好,也看不出多優秀來,怎麼可以試圖撼動她的權威地位?
“像原來那樣多好!寶兒跟著我,我把寶兒養的胖胖的;貝兒跟著她姥姥,不也養的嗓門挺大的?哭起來吱吱哇哇,看著有勁兒著呢。你嫂子,這是得了失心瘋了,非要把兩個孩子放一塊兒養著,她自己又看不過來,累的你哥,臉上都沒有肉了,我也天天腰痠背疼,圖的什麼呀?”
總之,說白了,她受不了貝兒也在家裡,總覺得原來屬於寶兒的東西,現在分給了貝兒一半兒,她替寶兒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