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生下來,身體太弱,適合成人的搶救措施,很多都不能做。
"像這種情況,即便是耗盡錢財,搶回來一條命,腦子估計也有損傷。"
這麼一組對話傳進屋內,李父和李小梅都被嚇到了。小梅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跟父親站到了一起,兩隻手挽住了父親的一個胳膊,一臉的恐慌。
小梅不知道李父此刻才真正是被嚇得魂飛魄散了呢。
她閨女剛才說孩子被換了,由女孩給換成男孩了。而唯一跟他家孩子有機會互換的,也就只有另外溫箱裡的那個。即將要亡的孩子,那不就是說,即將消亡的這個,才是他真正的李家的孩子嗎?
341命運多舛的不只是大人
兩行清淚從李父的眼眶裡流了出來,他一步一步往那個溫箱附近挪動。可是李小梅拽著他,不讓他湊過去。
"小梅,咱不能壞良心。那是咱李家的孩子。你爹我讓你哥把新房子都拆了、賣了也得給這孩子治病。"
"爸你誤會了,那個不是這個才是……"
小梅努力扯住了父親,也努力的解釋,剛才貌似玩笑有點開大了。
醫生先去檢視一動不動的小嬰兒……
特護病房外,那個孩子真正的父親,來到了。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也流傳過一夜愁苦,於是白頭的故事。此刻這個前不久還侃侃而談,講述自己是如何有本事東躲西藏,偷生第三胎的故事的男人,一下子老掉了20歲也不止。
他剛剛安放好斷了氣的妻子,現在再來接這個在溫箱裡一動不動的兒子,他曾經寄託了無限希望,寧可傾家蕩産也要生下來的兒子。
"孩子還有體溫,還有微弱的呼吸……"
兩個大夫之間的其一,想給這個鄉下男人講講自己的醫學常識。其實,他們不久前已經講過了,鄉下男人也聽懂了。
小梅渾身有些顫抖,溫箱開啟了。她極力控制住,只偷偷掃過的那一眼,能瞥見那個孩子渾身青紫,一動不動。
鄉下男人在說:"大夫,我們不治了,我帶他回家。能活,算他的命大;不能活,就去地底下跟他媽做個伴兒。"
這麼小的嬰兒,一直住院搶救的話,溫箱,吸氧,以及其他各種醫療救助措施所造成的費用,不是這個鄉下男人可以承擔的……
男人佝僂著腰,用放在溫箱旁邊的小包裹把孩子包裹了起來,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把腦袋也矇住。又佝僂著腰,走了出去。
小梅的身子還在瑟瑟發抖,李父的神志也好像雲裡霧裡,沒有落到實處。兩個白大褂已經見慣了生死,神態很自然的在送走了那個即將離開人世的小嬰兒之後,又來到了李小梅的侄子的溫箱前面。
他們的聲音再自然不過了:"産婦前期保養的不錯。雖說這個孩子在孃胎裡得的營養少,沒搶過他姐姐,個頭有點小,可沒什麼大毛病。再觀察個兩三個小時,讓小家夥恢複恢複精神,就可以抱回去了。"
這應該是一個頗為振奮的訊息,可惜李家父女二人誰都笑不出來。
這種反應,兩個醫生也是司空見慣的。他們檢查完,又扣上溫箱的蓋子,離開了。
"小梅,你跟爸說句實話。這個孩子沒被換吧?是李家的吧?"
如果不是多年的教養在,李父真的很想給小閨女狠狠兩巴掌。就算是想給自己的父母一個教訓,那也不能撒這樣的謊了。孩子是能隨便就抱過來說是自己家的嗎?
這次小梅很老實,她點頭:"是咱家的,我嫂子生的是龍鳳胎,大的是姐姐,小的這個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