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啊,明天我得上班,沒空。"
記得前一段時間還沒分手的時候,如果自己有什麼事不能陪伴她,對王小玲說沒空,那王小玲立刻反應很強烈,不高興地跺腳嘔氣,甚至吵鬧,一直要到李國慶服輸、道歉、答應陪自己才算作罷。
但是今夜,她還有什麼理由繼續不高興、跺腳、慪氣呢?
"你,心可真狠。"這四個字,好像算是徹底了結了一男一女之間的恩恩怨怨,王小玲轉身跑走。
李國慶的嘴唇顫動了幾下,內心萬分的激動,他想說:"……"
話始終沒有說出口。
好像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難道要說“珍重”就此告別,亦或是說祝願她婚後幸福、和諧美滿、白頭到老?……
反正無論說什麼,都是不合適的,不如就此沉默。
李國慶心情很沉重,兩條腿也像灌了鉛一樣,沉著一張臉慢慢挪回了家。腦海裡像放電影似的,反複回放著兩個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中,各種歡快愉悅的場景,一種悔意悄然之間出現在腦海,並隨之蛛網似的向全身蔓延。結果,被在等著他回家的李母兜頭一盆涼水澆了下來,從裡到外都涼透了。
李母描述王母今天如何的欺負她,如何地找到家門口來罵架,如何的拒絕了五十塊錢的禮錢,前前後後的都描述了一遍。
講真心話,剛才二人之間的告別還不能算徹底了結,在聽了這一樁子事兒之後,李國慶的那一顆心中還有些藕斷絲連的、斷斷續續、若隱若現的絲,現在是徹底沒了影。
"媽現在算是明白了,幸虧你和王小玲散了。要不然,她要嫁到咱家來,她媽咱惹不起,至於她,媽媽更纏不起。媽今天跟她們吵了這一回呀,血壓都上來了,氣也喘不勻。"
李母捋著胸口,跟兒子鬧騰了一番,被兒子好好安撫一回。
"媽你放心,等兒子把那個房子蓋好了,就給你找一個孝順懂事的兒媳婦回來。"
結果雖然沒辦法預知,但李母聽到這裡,竟然還給兒子的條件補充了一下:"光孝順、懂事兒還不行,得有文化,一定要有文化!不能娶文盲。"
看看吧,做了老闆娘的李母,遠非昔日可比。人家現在從發型到穿衣打扮上,都比原來足足要年輕了十歲以上。今天,甚至她為了向一個中年婦女推銷家裡的牛仔褲,往自己身上比量了好幾回,紅口白牙地對人家說:“這衣服我們也都能穿的,我有一條穿上很好看,可精神了,能年輕20歲……”
結果怎麼樣呢,哈哈,那衣服竟然賣掉了,價格賣的也不低。李母高興地手舞足蹈,暗搓搓的想,回家以後我得給閨女說一聲,也做幾條適合中年婦女穿的版型,最起碼給自己也來上這麼一條。
你絕對想不到李母之前的思想境界在什麼位置。小梅剛剛推出牛仔系列的時候,李母是極其不以為然的說這布料忒破,抓在手裡硬邦邦的誰肯穿呀?絕對賣不出去!結果沒想到,支撐起她家這個門面,讓這個門面生意紅紅火火的,就是這一堆牛仔衣服。而且供不應求,每天都有留下尺寸、要求盡快發貨或者定做的顧客。
當閨女的,對自己老媽負責給看店做店員,那自然條件要優厚,不能虧待了。所以,小梅只留下衣服的基本價格,接下來,無論李母賣的高或者賣的低,多出來的錢都歸李母擁有。
真不能奇怪,李母現在自命已經脫離了文盲的範圍,而且她覺得自己跟有文化、有知識的人站在一起也沒什麼可丟份兒的,因為她的腰包太鼓了,她自己也沒有預料的到,第一個月服裝店的收入——屬於她自己的收入,竟然超過了一千元。
當時算賬做總結的時候,李母總覺得肯定是哪兒算錯了,不可能自己能留這麼多錢。可是,就是沒有錯,銀行裡的數字和自己剩下的錢數分文不差。她就是已經成了一個比較闊綽的中年富婆兒。
142當有錢之後會做啥?
"國慶啊,等開了春兒,咱就把你那個宅子全蓋起來。別說蓋五間房了,還要把偏房、門樓都建了,都建成最好的,也安上大玻璃大門窗,媽給你拿錢,媽到時候肯定攢夠錢了。"
雖然自命脫離了文盲的範疇,重男輕女這件事兒,還是根深蒂固的,自己有了錢,那肯定是要留給兒子的。因為兒子會有孫子,接下來再有了錢,是給孫子準備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李國慶早早的出了師,每天忙忙碌碌,有時候是在他師傅家裡做電氣焊的活兒,有時候就直接去別人的工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