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半路上進屋子,來看了小梅幾次。其實她很想叫醒小梅,對小梅說,想去看看她那邊的新門面。但是,小梅一直在睡,她也不好意思開口。
做人父母的,聽說孩子自己在外面買了房子,那心裡肯定癢癢的不得了,最起碼,讓實地去看一看什麼位置、什麼模樣的也可以呀。
李父提前下的班兒,聽到李母低聲的嘮叨聲,不由得很得意地笑了。
"我們同事家裡有事兒,下午一塊兒到老街那邊吊了個孝,正好路過那個油條鋪子,我專門拐過去看了一眼,挺好的位置,以後做買賣肯定紅火。"
"你去看新房子,怎麼不叫著我?我這心裡,也納悶兒的貓抓一樣呢。"李母忍不住埋怨道。
"咳咳,這不是……這不是,我正趕上單位裡有事嗎?不是專門去看的,真的。"
李父的解釋,無比的蒼白無力,李母才不相信呢。自己老伴兒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擁有一套門面房,以後最起碼過上收房租的日子。結果萬萬沒想到,小閨女倒是招呼都沒打,就幫他實現了夢想,即便那店鋪的名字是閨女的,做父母的臉上也覺得光彩,不是嗎?
"既然小梅不燒了,你守著她,我再去宅基地那邊瞧幾眼。"
李父是個大忙人,白天抽空拐彎兒抹角的,去看了閨女新買的鋪子一眼,這會兒下了班還要再去宅基地上看兩個閨女的,正在新建的門面房。
總之呢,生活中充滿了希望,李父的腳步都是輕飄飄的,李母在院子裡,能聽見李父在高聲跟鄰居們打著招呼。
"是啊,是啊,我去看看那邊的房子建的怎麼樣了……啊,我們家的孩子就是有出息……"
"老不羞的。"李母笑著啐了一句。
晚上,病號李小梅得到了一碗雞蛋羹,這是李家傳統的病號飯,在李母的心目中,似乎每一種病症都可以因為一碗雞蛋羹而瞬間痊癒。
小梅欣然接受,一邊喝雞蛋羹,一邊誇贊母親的手藝好。其實她的病還沒全好,嘴巴裡面沒有味道。而且,憑借前世的那點生活經驗,她瞭解,發燒的病人並不適合吃雞蛋這種高熱量的東西。但是那又有什麼關系呢?一碗雞蛋羹,一份病號飯,裡面滿滿的都是愛,母親的愛。
"小梅,你有個同桌,是個男生,對吧?"下了白班的李小紅,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
"對呀,我的同桌是男生,叫郝佳偉。"小梅一臉無辜的回答。
李母一聽不樂意了,她的思想畢竟老舊嘛。
"都是大閨女大小夥子的啦,怎麼還能讓咱小梅跟男生搭同桌呢?"
李國慶替妹妹分辨了一句:"我們念書那時候也這樣,男生女生搭同桌,老師好維持紀律,這樣不亂。"
"這樣才亂呢,你初中的時候不就是跟王小玲搭的同桌啊……",李母脫口而出一句話,說完自己也後悔了,眼皮垂下來。
小梅嘆口氣,天底下搭同桌的男女多了去了,哪裡有可能每一對同桌都發展成一種不尋常的情侶關系呀。
李小紅最無辜了,她想說的話,到現在還沒機會表達清楚呢。
"我剛才是想說,就小梅的那個同桌,遇見了我,知道我是來給小梅請假的,就說他能替我給老師請假,我想讓小梅回學校以後謝謝他。"
終於說完了這一連串的話,李小紅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家裡有一個喜歡插話接舌,喜歡嘮叨起來就沒完沒了的母親,孩子們說話的權利,都幾乎要被剝奪幹淨了。有什麼必須要說的的時候,那都得搶著說,抓住一切機會說……
104想探視病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會兒,李母又把話題扯到了另外一個方面:"小紅,以後回家,多練練蹬縫紉機吧,今天我找邱師傅幫忙,加工咱家那些書包,結果做一個書包,她要收一塊錢。天哪,我們讓它做200多個書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