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開學季,擺攤兒針對的物件,就是希望穿的漂漂亮亮、新新鮮鮮去上學的學生們。小梅主打了大部分這樣的服裝,而且價廉物美、時髦前衛。
沒錯,向來是一口價,不允許砍價的攤主小梅,現在主動把價格調整到了,十五元到二十五元之間。而且,同時買到三件以上的,價格另有優惠。
做衣服留下的邊邊角角的布頭,被小梅隨手裁裁剪剪、拼拼湊湊,沒幾下就做出來的頭花、發帶、發箍,是一次性購買衣服五件以上的贈品。而且隨便挑揀,買了幾件兒,就贈幾件兒,這叫買一贈一,前提是同時購買五件衣服以上。
現在,只有李母和小梅兩個人看攤兒,李國慶和李小紅只能在下班之後幫忙,人手就顯得不夠了。因為,大部分的顧客,都成了學生。他們是在家裡磨了好幾天,然後又呼朋喚友,聚集在一起才過來買衣服的。所以,格外熱鬧,也更容易出些差錯。
於是,李父也加入了練攤的隊伍。他一開始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自己下班後步行過來,躲在掛衣服的電線杆後面或側面,幫著遞一遞衣服。
李父可是有文化的,腦子算賬又清楚。所以,小梅哪裡能放過這樣一個人才。幹脆,把自己父親拽到前面來,讓他負責收錢、算賬、找錢。
現在,就真的可以算是全家總動員齊上陣了。有時候趕上李小紅也有空,還會在另外的地方,也掛上一根晾衣繩,把最緊俏的衣服,換一個地方去銷售,兩邊遙相呼應,互通有無,生意做起來,又別有一番順利。
061開學前的瘋狂
八月三十日,開學前一天,是個頗有紀念性的日子。李家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穿戴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去河堤另一面的村子裡買地。
到村子後,進村黨支部,找到村支書和村裡的會計,然後拿出圖紙來,勾畫場地,再到現場丈量,然後交錢,簽字畫押按手印兒,這件事便成了。
村支書楊書記,對一家人分成三塊地方來買地,覺得非常奇怪。忍不住詢問了幾句:"一家人,怎麼不買在一塊兒?三塊兒連起來,可是好大一片哦。"
李母張張嘴,想說又沒敢多說什麼。這件事她是最不高興的,就為了執意要跟哥哥的地分開,兩個女兒就一下子跑到路邊那兒,買那種誰都不稀罕的大三角小三角去了。最後連個院子都圈不成,買它做什麼啊!
那一溜大三角、小三角,還真是一直無人問津。因為,它名義上是靠著路邊兒,其實不是。因為早先是農田,所以跟公路之間,差著一條寬闊的水溝的距離,那水溝早先是澆水放水所用的。
李國慶這次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援,他是家裡的長子,唯一的兒子嘛!他置辦的家業就是李家的家業,所以,他們三口共同的意見就是,靠裡,買正規的,方方正正的大院子。因此,李父拍板,李母同意,李國慶簽約,買了一個五分的大院子。
李小紅,佔到一個最小的三角,絕對是圈不成院子的。但是她又不在乎,是因為妹妹強逼著她買下罷了,所以她買的是最頭上的、最小的那塊三角,不到二分地。
最讓李母頭疼的,就是他的小女兒。自己兜裡有錢,根本就不聽她的一丁點兒規勸,把除去李小紅的那二分地之外的大三角,全部買了下來。
就為這事兒啊,李母頭疼了好幾天了,誰要是一提出來,她就覺得頭馬上要像爆炸一樣。但是,她阻止不了小梅的舉措。
村支書也很喜歡小梅的舉措,因為一下子把又不挨著路邊兒,又是邊邊角角的地全部賣掉了,而剩下的那些空白的地方,就特別好賣了。所以,他還做主多給了小梅一塊兒邊邊角角的地,隨便她劃進去自己的領地使用。
"老哥,你們家的孩子可真是個個都有出息,敢拿主意。"
聽著村支書不知道到底是褒還是貶的贊美,李父只能點頭,笑呵呵的應和著。
最近這段時間家裡真的是非常熱鬧的:不是因為李國慶的婚事爭吵,就是因為小梅遇事要自己做主傷腦筋,小紅見了也要為自己的事情做主,國慶也有自己的想法,等等、等等。總之,經過各種爭執,到最後磨的兩個老人都沒有脾氣了,只要不牽涉到自己的利益,不用他們往外拿錢,那就隨便他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好了。反正,買地蓋房的事屬於置辦家業,是正事兒,是再正確不過的事兒,可以支援。
臨來的時候,李母高高興興的還換了新衣服,以為這次可以購買一大片的地,現在想想就覺著遺憾,頗有些氣憤地說:"你們兩個丫頭,現在就興心給自己買地了,跟你媽不是一條心呢!那就以後,別怪我不給你們兩個陪送東西。你們買的那個破三角,就是你們的陪嫁好了。"
想想真是肉疼,小梅那一大片的大三角,足足花了1500塊錢。老天爺呀,那也就是,李國慶買了一個方正的院子同樣的價格。這個姑娘你怎麼就這麼心大?怎麼就這麼厲害?敢情自己花那麼多錢買地,寫上自己的名字,是在置辦家産呢。如果同樣花這些錢,跟李國慶的連在一起,那麼,這些就可以都算的是李家的財産,那得多大呀
臨走之時,村支書楊書記,還跟李父親熱的握手,說道:"老哥,我們也得向你學習呀,這閨女、兒子都一樣,咱不重男輕女。"
李父的臉頰有些紅潤,不知道是被曬的還是羞的。說他不重男輕女,他本來也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但是在今天這個買地方面,自己可是隻捨得出錢給兒子買地,不捨得添補給兩個閨女。現在看看,李小紅不就是委委屈屈地買了還不到二分地嗎?
所以,走在回家的路上,李母又想嘮叨兩句,被李父及時制止了。
"現在,你們都是有宅子的人了,爸爸媽媽也幫不了你們多少,以後這個蓋房子,就得全憑你們自己努力了。真要是蓋不起來的話,也沒關系,結婚、陪送的時候有個宅子,就很漂亮了,估計在咱市裡,也是頭一份兒的。"
三個人都點頭,李國慶很不好意思地說:"爸、媽,以後蓋房子的錢,我自己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