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鎖邊的錢,我一共鎖了六件,您數數對不對?"小梅交了錢,轉身出去,幹脆利索的很。
曾經她見到邱師傅的驚喜,和滿臉的孺慕之情,早就消失殆盡了。
小梅在路上,反複琢磨邱師傅剛才的一言一行,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怪不得前世裡曾聽人說:你越是有錢,別人就越是敢借給你錢;你越是沒有錢,就越是沒有人肯借,生怕你還不上。
不是嗎?看到對方擁有了縫紉機,對於再出借自己的縫紉機,便沒有那麼捨不得了,要價也低了,態度也好了。
"沙瓤的甜西瓜,便宜賣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爺子,帶著自己的孫子,推著一輛板車,在外面叫賣。
小梅的喉嚨裡,口水滾動了好幾下,又舔舔嘴唇,決定犒勞自己,也順便犒賞一下自己的親人們。
"大爺,你家西瓜怎麼賣呀?"
"咱這是沙土地兒上出産的西瓜,可甜了,還都是沙瓤兒,不貴,一分錢一斤。"
老大爺聲音渾厚,有力氣的很,說話也熱情,而且,在目前的小梅看來,一分錢一斤的西瓜,真心不貴。
"我買兩個,哦……可就是,我搬不回家裡去。"小梅再次為難了,“腿兒著”走路,買什麼東西都不方便。就目前,背後斜挎著的兩個布包袱,就足夠她沉重的了。
"那小姑娘你住在哪兒?我們爺倆給你送過去。"這年頭走街躥戶做買賣的都不容易,這大爺也是個實在人,遇到個好主顧,服務特別周到。
"那可真謝謝了,你跟我走吧,不算遠。"小梅頭前帶路,浩浩蕩蕩的,很有氣勢,身後跟著一輛滿載著大西瓜的地排車,回了家中。
一路上,她又出了風頭,無論是買還是不買的鄰居們,凡是看見這幅場景的,都要專門走近來問上幾聲,比如,小梅這是要買多少瓜啊?比如,這瓜怎麼賣?哎呀,太貴了,誰家吃得起呀?
038挑瓜
"你們要是想買,那就一塊兒到這個小姑娘家院前邊兒去買吧,我會在那裡多呆一會兒。"賣瓜的老大爺笑呵呵的,對每一個感興趣或者不感興趣的顧客們打招呼說。
小梅由最初的略略緊張,不好意思,到此刻已經適應了,身後經常被人議論的場景。一直到她進了家,把李母喊出來挑西瓜,被李母恨恨的在後腦勺上又戳了幾個手指頭,都笑嘻嘻的毫不在乎。
"媽,我出錢,給家裡買幾個大西瓜,你別心疼了,你幫我挑挑,揀熟的好的,甜的。"
閨女笑眉笑眼的,李母還能說什麼?而且,大老遠的,把人家賣瓜的爺孫倆給帶到家裡來,真要是不買的話,也交代不過去了。
當孃的人,總習慣於抓住任何時機,來教育教導自己的女兒。
"喏,你看著啊,這挑瓜呀,也跟挑人一樣,要模樣長得周正的。花紋均勻的,肚臍要小的,還有這裡,打著卷兒越細越好……"
母親一心想著給女兒傳授挑瓜的經驗,手底下扒拉過來撥拉過去的瓜可就多了幾個,到最後,母親留下一個最滿意的西瓜,小梅卻又笑呵呵的又抱過來兩個。
做買賣就是這樣,有了第一個主顧上門兒,熱熱鬧鬧的,其他的客人也會心動,再加上剛才一路打招呼過來的幾個中年婦女,這生意就做起來了。
那個賣瓜的大爺比較精明,用自己隨身攜帶的切瓜刀,切開了一個西瓜,讓大家驗看瓜心的紅潤潤的沙壤兒,那水分一看就知道甜滋滋,能入心裡。
看到小梅從身上掏了錢出來,鄰居大娘大嬸們